在經過5年多的論證後,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決定搞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先發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補加技術和再生式生保技術,最終建成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空間站階段。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曾經有人質疑,空間站是個太燒錢的行當。在俄羅斯已經放棄“和平號”,美國縮減太空計劃規模,國際空間站的前途也變得撲朔迷離之際,中國為什麼還要揮師挺進?
對此,眾說紛紜。美國專家稱,中國“要將自己放在太空飛行國家中的最高層”,我國學者認為,這只是中國推進國家綜合實力的舉措。因為空間站的建立不但能極大助推中國經濟發展,在太空育種方面,可以培育很多新品種蔬菜,在工業方面,可以製造在地球上無法製造的材料,還可以用來進行科學實驗、太空觀測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曾公開表示,“空間站是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航天國力。如果我們現在不去掌握這項技術,等到需要使用空間站時再來建造,就會落後了”。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射“天宮一號”給予了強烈關注。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中國載人航天一直沒有獲邀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天宮一號”如果能使交會對接技術獲得突破,也許,2020年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只有中國擁有空間站。(時間:9月28日 來源:時代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