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一次上訪的一個星期後,村支書薛昌和村主任陳舜意再次違法操縱了村民選舉。村民張炳釵給我們看他留存的一沓選票,白色的是東海鎮人大代表的選票,候選人是陳舜意、林愛蘭和李權,粉紅色的是陸豐市人大代表的選票,候選人是薛昌和鄭蘭孫。張炳釵說:“和以往的選舉一樣,基本上沒人投票,但有的老年人一聽村幹部要替他們把票投給薛昌和陳舜意,硬是從票箱把票抽回來撕掉了。因為之前村民在上訪,9月27日村幹部來家裡給我們發了選民證,但日期是今年8月31日。”9月29日村裡公布了選舉結果,一共收到選票3500多張,其中薛昌得票80.5%,陳舜意得票78%。公布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40多年來幾乎每次選舉村幹部都會高票當選,但昔日對村政治保持淡漠的村民這一次卻不願再忍耐。市、鎮兩級政府對待土地問題的曖昧態度,被村民解釋為“與村幹部是一夥的”。“第一次組織上訪的都是年輕人,沒有估計到日後事態的發展,而且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為要回土地就行了。單單要回土地是辦不到的,一定要搭起兩條橋梁——懲治貪官,要回土地。”村民林祖欒是11月21日第二次上訪的組織者,這位長者被村民尊為“領袖”。村民舉著“打倒貪官”、“懲治腐敗”的紙牌和條幅,把憤怒全部轉移到侵吞村民集體財產的村幹部身上。
土地消失20年
從汕尾市陸豐市區出發,沿著東海大道一路向南,開車15分鐘,轉入一條東南方向的斜岔路,很快就到了烏坎村村口。這個陸豐最大的村莊裡本地人竟然有1.2萬之多,平衡去外地打工和來到本村的外來人口數量,村裡大約有7000多人。村莊西邊有大片閑置的土地,一直延展到東海大道以西1公里有餘的地方,南面緊鄰338省道,省道向南一半是蝦塘,一半是雜草叢生的荒地,向東滿布到烏坎大橋處。從烏坎大橋西側的岔路牽連出一條圍繞著烏坎港的防洪堤,漁船一條連著一條,向著內海深處靜靜地停靠著。站在防洪堤上面對著大海,景致不凡,內海不過兩三百米寬,對面被一座蜿蜒的洲渚擋住了去路,村民叫它虎頭山,虎頭山一側打開了豁口,望著遠航的小船。
村子裡幾乎沒有什麼大片的耕地。張炳釵80多歲的老母親還在耕種,面積僅有1分而已,四壟田地,分別種著番薯、香芋和當地人叫做涼粉的作物。“我家原本有8畝半地。”張炳釵拿出解放初家裡的土地證,在鹹田、彩旗埔、湳肚、內塭、大堂腳等地,他們家零零碎碎地都有一畝三分田地。“公社時期我們家在水產前還有5分鹹田,但現在只剩下那1分地,剩餘的都被村裡拿回去賣掉了。”
村民們明確知曉土地流失的肇始時間是1993年。這一年,還未改市的陸豐縣人民政府在2月26日做出批覆:“同意烏坎港實業開發公司經營一次性房地產開發業務。”這個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村支書薛昌,任公司總經理,公司為集體所有制企業,經營烏坎港區道路和各項工程配套設施。實業公司與港商陳文清的香港佳聯置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陸豐縣佳業開發有限公司,雙方約定合作條件,由村裡提供80萬平方米的灘塗場地的使用權,香港公司投資2200萬港元,“合作企業經營開發港區灘塗道路建設及各項配套工程,包括堆場、倉庫、商場工業廠房及配套的生活設施等,並對這些地面建築物從事轉讓”。淨利潤雙方五五分成。可實際上,“陳文清就在最開始搞了幾台機器平整了一下土地,根本沒有再建任何廠房和其他設施”。所謂的利潤分成也自此無人再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