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援建學校被拆”尚有疑問待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9 14:58:39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四川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被拆除、土地被用於商業開發一事,受到不少關注。由於學校的建設資金包括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特區政府捐贈的400萬港元,更令人質疑災後重建中的善款使用情況。

  拆援建學校、建商業設施,足以引發人們的憤慨。對此,綿陽市有關方面解釋稱,2009年選擇在原址重建學校屬於災後應急建設,學校本身缺乏運動場、浴室等配套設施,因此與香港教聯會代表溝通後,規劃在他處新建學校。同時,綿陽方面否認了“學校為商業開發讓路”的說法。

  這些解釋,確實理清了一些事實,比如學校搬遷是出於現實需要,學生也仍然有地方上學。但還有一些疑問,依舊沒有得到解答,同時從這些解釋之中,又衍生出了不少新的問題。

  例如,學校及周邊地區的規劃改變,作為善款捐贈方的香港教聯會和香港特區政府知情嗎?毫無疑問,不管是誰出資援建學校,初衷都是希望學生們有一個安全良好的教育環境。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自身條件有限,需要依托鄰近的綿陽師範學院西校區共用部分設施,去年初後者搬遷,導致紫荊民族中學教學不便;周邊地區大興商業開發,也令學校教學受到干擾。顯然,這樣的狀況已與捐贈者的初衷嚴重背離。雖然學校周邊地區的規劃與捐贈者沒有直接關係,但出於對捐贈者的尊重,應該盡最大可能保護其捐贈成果;退一步說,至少應保障捐贈者的知情權,告知規劃的改變。可是,知情權有無保障,甚至在援建之初就是個問號香港方面是否知道所建學校是出於“應急”之需,以及綿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如今所言,“從長遠規劃來說,紫荊民族中學原址臨近火車站和交通要道……不利於長期辦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