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之前多個地方發生的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還是北京市民面臨的打車難,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即亟待改革。儘管去年三部委推出“出租車行業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被稱為是出租車改革;儘管多個地方政府對出租車行業動“小手術”也稱改革,然而,都沒有觸及到中國出租車行業的核心問題,即經營權壟斷。這一次動作極大的北京出租車改革,同樣也讓人有些失望。
此次北京出租車改革有不少亮點,比如,特許經營權由之前的“無期”變為6年;企業和司機都有准入和退出制度;“份兒錢”不再固定而是動態調整等。相信這些措施推行之後,必然會有一定效果。不過,坦白說這次改革效果恐怕難以讓人樂觀。比如,改革意見提出:規範企業成本核算,控制企業利潤水平,但如果不改變經營權壟斷模式,“控制企業利潤”就是一句空話。
經過多年討論和媒體大量報道,出租車行業的改革思路其實很明確了,即打破政府與企業的雙重壟斷格局,並割掉“份兒錢”這個毒瘤。地方政府壟斷出租車牌照獲得了大量租金收入;而少數企業壟斷經營權後可謂“一本萬利”。例如,2008年某地政府拍賣出租車牌照起拍價高達50萬元;2011年一被曝每輛車年賺10萬元。如果政府與企業不讓利,出租車改革難成功。
地方政府和出租車企業通過壟斷獲得巨大利益,顯然,為此埋單的就是“的哥”和乘客——“的哥”通過繳納“份兒錢”來埋單,乘客則通過支付車費來埋單。當“的哥”認為“份兒錢”太高時就會停駛甚至罷運,乘客則會遭遇打車難。因此,即使出租車改革的思路有很多,但核心在於改革“份兒錢”。眾所周知,“的哥的姐”每天抱怨最多的也是“份兒錢”。
這次北京出租車改革也很重視“份兒錢”(即承包金),不但明確了淨承包金的含義,而且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相比以往更明確更靈活,但是“份兒錢”依然存在。儘管去年三部委也在推行集體協商“份兒錢”,但如同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一樣,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工會組織,集體協商看上去很美,但操作起來很難。所以,只有徹底割掉“份兒錢”這個毒瘤並消除壟斷,出租車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很多人認為,出租車行業更適合個體化運營模式,這樣“的哥”就不用交“份兒錢”了。其實,公司化運營同樣可以不用交“份兒錢”,比如,日本東京的出租車公司運營汽車,購車、油費、保養、停車等費用均由公司承擔。司機只需安全駕駛即可。出租車司機無需向公司繳納固定的“份子錢”,只需按一定比例上交每月收入即可。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推行個體化運營,東京的思路值得我們借鑒。
據悉,北京出租車改革意見已經明確:本市客運交通以公共交通為主,出租汽車為補充。在筆者看來,應該把出租車納入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範圍,地方政府、企業不能再把出租車當成搖錢樹,絕不能收“份子錢”,甚至有必要像對待地鐵、公交車一樣,減免相關稅費並補貼。如果政府、企業總想著與“的哥”爭利,與乘客爭利,無疑,出租車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時間:4月20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