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毒姜”面世,監管部門幹什麼去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8 11:24:06  


  幾年前,筆者曾寫過一個網帖:“養豬人吃肉和我們有啥不同?”大意是,不少養豬人是不吃自己家用飼料喂養出來的豬肉的,過年過節要吃肉,從把豬崽抓回來那天起,就用野菜、穀物等喂養。沒成想,近日一則新聞讓我又看到了這一現象的新版本——現在,非獨地面養殖,就是地裡種植,在一些地方也是如此了。

  據昨日本報報道,在山東濰坊市生姜種植戶中,不但有人明目張膽違禁使用劇毒農藥“神農丹”,而且高頻率大劑量。“神農丹”是個啥東西?專家介紹,其主要成分是一種叫涕滅威的劇毒農藥,50毫克就可致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死亡,所以不能直接用於蔬菜瓜果。涕滅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被植物全身吸收。當地農民對“神農丹”的危害性也心知肚明,使用過這種劇毒農藥的姜,他們自己根本不吃。

  自己都不吃,為何還要生產呢?當地農戶的回答是:因為蟲害厲害,不使用“神農丹”,生姜會減產一半以上。為了高產量,為了多賺錢,所以使用。看起來,這是種植農戶的錯。然而,問題果真如此簡單嗎?難道農戶就不怕監管的眼睛嗎?就不怕因此攤上官司、招致嚴懲嗎?報道透露的一個細節告訴人們,作為中國北方最大姜蒜批發地的濰坊市,對於姜蒜種植使用農藥的監管,其實一直在實行“雙重標準”——出口的嚴格,內銷的寬鬆。生產出口姜的地方,對其農藥的經營和使用,實行無縫隙監管。至於內銷姜,則只是抽查,一年抽查不了幾次,所以無論是做內銷姜生意的商販還是農戶,對這種抽查都不太擔心。至此,就不難明白為何“毒姜”生產在濰坊市多年來一直存在了。

  近年來,肉蛋禽也好,水果、蔬菜也好,大米、面粉、食用油也好,自古以來這些可以放心吃進嘴巴裡的東西,似乎總在不停地出現問題,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焦慮:現在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放心吃?雖然,我們可以從市場倫理的角度譴責種植戶、譴責商販“良心被狗吃了”,可無論是回味現在被曝光的“有毒生姜”,還是細察此前的諸多食品安全事故,更讓人想說的一句話是:食品之毒,其實源於監管的疏漏,而且疏漏甚大。

  在政府部門的職能架構中,之所以要設置“監管部門”,就是為了保證公眾不受來自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各種社會公共危害。然而,現實讓人們看到的卻是,在一些地方,這些職有專司的部門,要麼平時不作為,要麼出了問題臨時抱佛腳,要麼為了地方經濟利益搞保護主義,更有甚者,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凡此種種,問題怎會不頻仍,老百姓又如何能有安全感?

  每一次食品安全問題出現後,老百姓都會呼籲:我們的監管在哪裡?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不知道監管部門是否真的在反思自己有否失職瀆職?面對一再出現的有毒食品,不知道監管部門是否又想過,是不是自身也該祛“毒”健身了?(時間:5月7日 來源:長沙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