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醫院使用器官無需向紅會捐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0 11:43:02  


在手術室,醫生向器官捐獻者小豪默哀。
  近日,一則《紅會掌控我國2/3器官 醫院使用需捐款》的新聞引發熱議。雲南省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進展如何?醫院使用是否需捐款?昨天,記者了解到由雲南省紅十字會設立的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有望在年內掛牌成立。 

  今年上半年雲南外借“紅十字會專職協調員”通過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平台成功實施兩例器官捐獻。據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冉江華介紹,過程中並未出現向紅會捐款的現象。

紅十字專職協調員需外借

  5月22日,患有先天失明的8歲女孩惠永丹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器官捐獻,她的眼角膜、肝臟、腎臟使4位患者獲得重生。

  捐贈當天,胸前掛著“重慶市紅十字會工作牌”的專職協調員首次出現在雲南。她按照程序負責協調安排患者家屬簽字、按手印,全程參與並監督器官獲取。次日,專職協調員又出現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用同樣的方式監督參與了6歲男童捐獻器官的過程。

  “雲南還未成立專門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辦公室,也沒有有資質的專職協調員。”對於器官捐獻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昆明來說,這樣的尷尬局面讓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冉江華深表無奈。

  冉江華介紹,其實早在2009年,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與美國一科研項目合作,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實施的現行人體器官捐獻流程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

  而我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的正式建設始於2010年,當時衛生部委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全國10個省(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公開、透明、合法的人體器官捐獻移植機制,昆明為試點城市之一。

  2011年,雲南省紅十字會開始探索研究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同年,昆明市一院成立器官捐贈協調辦公室。

  2012年9月,中國人體器官獲取和分配組織工作會議召開,呼籲有資質的移植醫院參與到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體系。同時,衛生部在全國各省份全面推廣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由國家衛計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成立第三方機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辦公室來監督協調人體器官分配。

  其做法是由紅十字會器官捐贈辦公室派一名專職協調員全程參與並監督人體器官捐贈,而雲南省到目前還沒有掛牌成立專門的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也就沒有協調員。

  因此,但凡昆明有資質的醫院要開展器官捐獻就由省紅十字會報請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後,指定廣東省紅十字會對雲南捐獻工作進行指導。但今年包括市一院、昆醫附一院在內的兩例器官捐獻,由於廣東協調員有事,所以調派了重慶市紅十字會專職協調員參與監督。

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需資金扶持

  由於雲南地域特殊,少數民族眾多,在通過大量走訪調研後,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衛生廳於今年初聯合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國家衛計委上報的“關於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請示”上個月已獲得批覆,並且省紅十字會、省衛生廳已聯合開展了第一期相關工作的業務培訓,其餘籌備工作正在開展。

  “今年內,雲南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有望成立。對於今後辦公室的運作將根據國家衛計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實施。”省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實事求是地講,雲南省紅十字會自從著手研究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從來沒有拿過醫院或是患者一分錢。”冉江華中肯地說,即便省紅十字會派人到醫院調研,差旅費都是自付,也無需醫院接待。

  冉江華表示,對於最近一位6歲男孩捐獻器官,外借的重慶市紅十字會專職協調員到昆明參與全程監督,醫院也沒有給其所在的紅十字會或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任何捐款。

  據悉,去年省政府撥付450萬元啟動資金,分別撥給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器官移植分會、昆明市一院用於硬件設施建設、器官捐獻網絡建設、捐獻者的醫療費、喪葬費以及困難補助等人道主義救助。

  對於即將成立的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冉江華建議辦公室應該有啟動基金。首先,政府應給予一定撥款,同時,還應給予一些科研經費。其次,獲益單位也應該給予一些資金。

  “當然賬目必須需做到嚴格監管,就像紅十字會專職協調員監督器官捐獻一樣,賬目接受審計部門監督。”冉江華說。(時間:7月9日 來源:都市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