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別讓研究生轉學成為“洗權”通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11:19:12


  湖南大學此次轉學風波,其實就是一種“洗權”行為。此次“洗權”不僅讓這些學生受益,也讓湖南大學某些人員潛在受益,而受損的則是其他學生的入學機會,以及背後的教育公平。

  通過各種手段將非法所得、資產和資金合法化的行為是洗錢行為。借用這個概念,通過各種程序,將不正當途徑獲得的權力、利益和機會合法化,則是一種“洗權”行為。

  而湖南大學接收17名湖南省屬高校的研究生轉入該校學習,其實就是一種“洗權”行為。這種“洗權”行為得到了湖南大學和湖南省教育廳的批准。通過這種所謂合法的程序,此次“洗權”不僅讓這17名學生受益,也讓湖南大學某些人員潛在受益,而受損的則是其他學生的入學機會,以及背後的教育公平。

  湖南大學先是習慣性“捂蓋子”,然後又發布“撤回令”。並在聲明中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學校遵守了相關轉學程序,只是在審核過程中確實存在對教育部21號令《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特殊困難”的規定把關不嚴等問題。而湖南省教育廳至今尚未就此作出回應。

  湖南大學的聲明意思就是說,這17名學生轉入該校,程序完全是合法行為,只不過“把關不嚴”而已。但大家也在懷疑,如果沒有媒體介入,這17名學生完全可以順順當當地從湖南大學畢業。

  正常情況下,這17名省屬高校的研究生原本沒有機會考入湖南大學這所副部級的教育部直屬的985高校。但他們居然能以“不適應吉首的山區氣候”“飯菜太辣”為由申請轉學,並獲得湖南大學和湖南省教育廳的批准,轉學進入湖南大學。

  如此荒唐的轉學理由,讓公衆懷疑,這17名轉入湖南大學的研究生是在所謂合法程序的掩蓋下,“洗權”行為的受益者。而湖南大學有關方面也打著程序合法的招牌,成為此次“洗權”的潛在受益者。新華社的調查顯示,這17名學生都有來頭,他們要麼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子弟或親戚,有一些是湖南大學的子弟,還有一些是和教育系統能攀上關系的單位子弟。

  湖南大學的轉學醜聞中還有很多疑問,首先,在這17名外校研究生轉入湖南大學之前,有多少類似的研究生通過這種方式轉入該校?其次,除了湖南大學,其他知名學校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這樣的潛規則在多大範圍內存在?再次,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門又是習慣性失聲,除了湖南大學要啓動責任追究機制,湖南省教育廳在此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應該調查清楚。(來源:新京報 作者:梁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