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瀘州醫學院改名,一波三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1 10:35:37


  曾一度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的瀘州醫學院,近日在校門口換上新牌子:“西南醫科大學”。這是該校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的第二次更名,預示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長達半年之久的“爭名風波”畫上句號。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6日,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官方發布聲明,要求瀘州醫學院立即停止其不當更名行為,并已通過第三軍醫大學向國家教育部申請高校更名行政複議。這是在第三軍醫大學多名院士以個人名義提出反對後,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首次就此事發表官方回應。

【第一回合】改名四川醫科大學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不答應

  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網上公布了同意學校更名的文件。在這份落款時間為2015年12月14日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的函》中稱,同意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這所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的醫科院校始建於1951年,在兩次更名前一直沿用“瀘州醫學院”的名稱。據學校官網顯示,該校現有在校生1.7萬餘人,并有3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

  “校名之爭”始於半年前。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發函同意瀘州醫學院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該校一位負責人曾告訴記者,學校為更名准備了長達十餘年時間。作為一所地方院校,學校的發展有利於促進醫療資源的均勻分布,讓附近山區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條件。

  然而,改名卻動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奶酪”。作為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類大學,從1953年至1985年,它的名字是“四川醫學院”。雖然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合并,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但“川醫”的簡稱沿用至今。四川大學發起“護名”行動:向教育部發反對函,明確表示不同意瀘州醫學院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因為“四川醫科大學”的簡稱易與百年老“川醫”品牌相混淆。

  “爭名”事件一度引發兩所高校學子在網上展開“口水戰”,今年6月底,更有上千“瀘醫”學生在該校校園大規模聚集,表達捍衛“川醫大校名”的意願。

【結果】爭名風波以“瀘醫”再次更名落幕

  這場備受社會關注的高校爭名風波以“瀘醫”再次更名落幕。教育部在《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的函》中稱,希望西南醫科大學科學定位,辦出特色,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服務。

  針對瀘州醫學院更名四川醫科大學引發高校校名之爭的事件,教育部有關負責人26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將完善學校名稱使用的相關政策規定,防止引發高校校名衝突。

【第二回合】改名西南醫科大學 西南醫院也不答應

  1月17日淩晨,網友“華西川醫”在微博上發布了多張顯示為“西南醫科大學”校名招牌的圖片。圖片中學校門口的公交站牌顯示,瀘州市222路、236路、288路公交車在該站點的站牌已經寫上了“西南醫科大學”的新站名。

  誰知此舉又遭遇反對。昨日,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發表官方聲明,對瀘州醫學院更名表達強烈憤慨和反對,要求瀘州醫學院立即停止其不當更名行為。

  西南醫院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50年11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正式命名西南醫院,為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臨床醫學院。西南醫院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培育)學科12個、博士授權點31個,博碩士生導師218人,年培養從本科到博士後各層次學生3000餘人,產生了3位院士,3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西南醫院在官方回應中稱,近日,了解到四川省“瀘州醫學院”在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未果的情況下,再次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此行為嚴重侵害“西南醫院”和“西南臨床醫學院”相關權益,引起了西南醫院專家教授、教職員工和廣大就診病人的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西南醫院表示,“西南醫院”及其系列稱謂已獲得國家商標注册,并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馳名中外,西南醫院享有完全的法律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之規定,任何法人單位和個人采用與之相同或近似的名稱,導致混淆或誤導公衆,致使馳名商標注册人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行為,都是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官方聲明中,西南醫院要求四川省“瀘州醫學院”立即停止其不當更名行為,停止對西南醫院權益的繼續侵害,并且“保留采取進一步法律措施,維護我院相關權益的權利”。

  目前,西南醫院已通過第三軍醫大學向國家教育部申請高校更名行政複議。(來源:現代快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