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規範網約車拿司機“前科”說事涉嫌歧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6:41:52


  一些被注銷駕駛證的“毒駕”人員,使用已注銷的駕駛證注册成為網約車駕駛員。經初步排查,深圳市網約車駕駛員中發現有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29日,深圳市有關部門約談網約車平台,披露了網約車平台管理存在的5大問題,要求這些平台在4月2日之前停止給異地車牌的網約車派單。

  網約車從誕生之日起,爭議便如影隨形,規範監管、趨利避害,發揮好它方便市民出行的作用,則是社會廣泛共識。就網約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深圳市相關部門提出整改要求,及時性、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把部分車主的“前科”作為其中一大共性和突出問題提出來,則讓人心生疑惑。

  任何單位和崗位,都會對人員素質、能力、品性等提出一定要求,網約車司機當然不應例外。那麼有“前科”者能不能成為網約車司機?一方面,網約車司機素養如何事關乘客人身、財產安全,不能等閑視之;另一方面,有“前科”者已受到相應的懲戒、改造和教育,回歸社會後理應跟普通公民無異,不該對其另眼相看,更不能將他們視為潛在的違法分子。除非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限制,他們選擇職業的權利應得到尊重和保障,否則就涉嫌歧視,與法治原則相背離。

  反觀現實,有“前科”人員被邊緣化、融入社會難,就業、工作、生活等方面遭遇排斥、歧視的現象,仍然程度不等地存在。深圳網約車司機數千有“前科”就是有力的印證:若不是求職渠道逼仄,何至於不約而同扎堆於網約車平台?我們當然不是主張網約車平台網開一面、來者不拒,而是覺得沒有理由將他們當成天然的“高危人群”。

  深圳通報網約車群體裡有“前科”人員數據信息,并作為整改重點,不僅涉嫌群體歧視,而且容易造成市民心理恐慌,還可能傷害網約車司機群體自尊,刺激負面情緒的滋生。將這些數據用於與網約車平台系統內部分享,督促、協助其加強對這一群體的管理,在職業操守、法律法規教育和日常監督、約束方面多做文章,促使網約車司機守法規範運營,才是公允理性的做法。(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範子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