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巴鐵背後“華贏凱來”集資亂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14:52:18


 
  這輛巴鐵總共測試兩次,一次在2日下午6點多。另據附近市民回憶,另一次在半夜,“當時聽到聲音,挺大的。”

  在圍欄內,巴鐵的藍色車身周圍還有幾名工人在施工。參與巴鐵設計的工程師王岩(化名)說,這輛巴鐵腿部和底部還沒有裝完,暫時不讓參觀。

  據內部人士透露,當天試驗“巴鐵”是由江蘇常州今創集團有限公司制作。而該公司一王姓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透露,今創集團在模型車制造、車輛內飾等業務上具有豐富的經驗,也正因為此,“巴鐵”方才主動上門,并下了訂單。

  王某說,他們公司是專門生產火車模型的公司,產品包括高鐵、地鐵等模型。此次曝光的“巴鐵”,也是一輛模型車。“只是驗證根據設計圖,能否制造出樣車,至於動力、牽引以及是否能够上路運行,并不在我們的工作範圍內。”

  這輛被稱為“立體巴士”的巴鐵6年前就已亮相。它的發明者宋有洲當年提出這個想法,就引起關注。

  宋有洲對新京報記者透露,8月2日的試驗,他并不清楚由誰承建,“這塊不歸我管,我只管車。”

  對於巴鐵的設計初衷,宋有洲說,是為了解決城市擁堵問題。

  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立體巴士”這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宋有洲。2014年1月16日申請,2016年6月22日申請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目前狀態仍為在審。

  另外由宋有洲為發明人的“立體電動快巴”,申請專利日期與“立體巴士”申請時間一樣,目前狀態也為“在審”。

  宋有洲說,6年來幾乎都是他個人在研制,并沒有相關部門和機構的支持,他非常需要社會資金支持,將巴鐵推向實體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