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厘清修路的小賬單與發展的大賬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7 17:10:05


  正在“中秋堵”和“國慶塞”空隙喘息的民衆,卻沒料到被2015年度收費公路“賬單”鬧了心。

  據筆者統計,截至目前,除了沒有收費公路的西藏和海南兩省區之外,江蘇、內蒙古、北京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公布了2015年省級收費公路統計公報,齊刷刷地“入不敷出”。

  小賬單:東中西全面淪陷

  根據各地統計公報顯示,收費公路裡程最長的省份是內蒙古,長達20340.1公裡;裡程最短的是上海,為682.9公裡。不過,裡程長短并不重要,最具爭議的是2015年度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收費“收支平衡均為負”。其中,收支缺口最大的省份是河北,高達479.8億元;收支缺口最小的是安徽,為1.2億元。

  9月20日,交通運輸部在匯總各省份已公布的收費公路統計數據後,發布了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69488.5億元,債務餘額44493.7億元,相較於2014年年底38451.4億元的債務餘額,債務規模持續上升;2015年度收費公路通行費收支缺口3187.3億元,與2014年相比擴大了1616.2億元,增幅102.9%。

  “坐地收錢”卻連年“收不抵支”,多地籌劃繼續延長收費年限,越來越響亮的哭窮聲刺痛了民衆緊綳的神經,讓人忍不住追問“錢去哪了”?

  根據交通運輸部和地方交通運輸廳對賬單的解讀,一是普遍采用貸款修路的方式,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占了支出大頭。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度全國收費公路支出近八成是償還到期債務本金和利息,其餘兩成用於養護管理、公路及附屬設施改擴建以及稅費等其他支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