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注意收費公路巨虧背後的發生鏈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7 17:17:58


  收費公路或是收費高速公路的收支狀況,是一項關乎多數國民的公共事務,公路收費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它理當變得公開且透明。但不能接受的,是公報所透露出的收費公路巨虧的事實。倘若真如新聞所說,去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3187億元,這顯然不符合公衆對於收費公路的習慣性認知。

  早在2012年,就有媒體報道,滬深兩市一共有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從公開數據看,這些公司的銷售毛利率高得驚人,其中,50%的毛利率常見,60%、70%,甚至80%以上也能見到,它遠遠超過被指為暴利的房地產行業30%-40%的毛利率。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毛利潤如此嚇人,其他經營的收費公路收入相必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這實在無法被理解的事實:這邊廂,收費公路的經營狀況一直良好,那邊廂,全國性的收費公路仍然呈現出巨虧的狀況,現實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按照交通運輸部的公開解釋,收費公路的到期債務本金和利息,才是全國收費公路巨虧的緣由所在。換言之,收費公路的經營狀況的確“蒸蒸日上”,甚至呈現出暴利狀態。但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貸款建設收費公路的熱情,卻一直未見衰減。他們習慣性地向銀行貸款修路,此種建設熱情甚至完全不顧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當歷年的貸款本金與利息存在,甚至超過收費公路的經營收入,那麼收費公路的連年虧損,其實是必然的。當地方政府過度沉迷於此,虧損甚至會逐年遞增。

  盡管國家公路網的規劃在日益成熟,對於收費公路的建設比例也逐年限制,但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視角中,收費公路仍然是一種天然可自設的“提款機”,由此他們可以忽略地方的實際發展情況,可以對現實的要求和規範視而不見。而其衍生的,既會有貸款修路—收費—繼續虧損的畸形鏈條,也會有公衆對於收費公路壞印象的揮之不去。

  如何來審視交通運輸部給出的該份公報?對虧損結論單純地加以否定,是膚淺的,我們必須看到虧損背後真實的發生鏈條。正因為如此,對於“收費公路總體巨虧”,至少有兩個維度的觀察視角。一方面,既然是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理當公布更多關於“虧損”的具體數據,將虧損情形真實地陳列於公衆之前;另一方面,對於收費公路的建設和管理,理當更多地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中來。有剛性的法治,才不會有對於收費公路建設的瘋熱,毛利潤驚人的收費公路也才不會反常地虧損。(來源:大衆日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