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超級工業污水滲坑”治理之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3:36:56


 
治污公司評估不足 倉促“上馬”

  前往大城縣環保局舉報滲坑問題的孫振和孫樺,此前也受雇參與化肥廠污水滲坑的治理。

  二人說,2014年5月左右,經人介紹,廊坊碧水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雇傭其二人治理化肥廠的廢酸滲坑。

  孫振說,治理前有兩小一大3個坑,一般情況下,工地上除了他們二人外,只有一名公司派來的技術員。兩人按天結算,每人每天150元。

  “剛開始一連幹了20多天,停了一段時間,然後開始三五天的幹,有時候也是一兩天。”孫樺告訴新京報記者,治理的過程其實十分簡單,先把小坑污水抽到大坑,然後叫來推土機把小坑淤泥推到角落,撒上生石灰,就算處理完了,“我們也不知道這麼做合不合格。”

  孫振、孫樺二人稱,整個治理過程中,修水泵、找推土機和拉土車、找人撒生石灰等大小工作,均由其代辦。“我們幫忙找人幹活,他們公司出工錢。”

  孫振說,處理完小坑後,2015年四五月份,大坑的污水已經蒸發、下滲了一半,坑壁上至今還能看到污水留下的印跡,大坑的污水也是在這時開始治理。

  根據廊坊碧水源公司項目經理的安排,他們買來土方,築起水壩,把大坑分成三塊,按照之前的方法先治理東邊的三分之一。

  大坑的治理并不順利,孫樺在一次撒生石灰時,不小心滑下坑裡,酸水淹到了膝蓋。即便是立馬從坑裡出來用清水衝洗,腿上還是起了紅點,褲子也因被酸水腐蝕變黃,洗不掉了。

  兩人回憶,從這時候開始,工期斷斷續續,到2016年6月停工,剩餘三分之二的大坑基本還沒有處理。後來廊坊碧水源公司的人告訴他們,鎮政府把公司告了,凍結了20多萬,沒錢開工。

  4月22日,廊坊碧水源公司經理王衛華告訴新京報記者,2014年,其公司通過正常的招投標拿到該項目,合同約定處理後需要達到“除色除味、pH值正常、有草有魚”的標准,金額約60萬元。當時政府希望盡快開工,導致公司對滲坑的污染情況評估不足,一個多星期便定好了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