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超級工業污水滲坑”治理之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3:36:56


 
  南趙扶鎮政府起訴稱,廊坊碧水源公司直至2015年5月仍未完工,2015年9月25日,雙方再次簽訂補充協議書約定:為促進早期完工,南趙扶鎮政府增加工程款10萬元,即治理工程總款為65萬元。廊坊碧水源公司須於2016年6月10日前完工并達到治理標准,逾期不完工南趙扶鎮政府不給付廊坊碧水源公司第三階段治理款10.5萬元,并要求廊坊碧水源公司賠償南趙扶鎮政府經濟損失22.75萬元(即合同總價款65萬元的35%)。

  南趙扶鎮政府於2015年9月和2016年4月又交付廊坊碧水源公司共計18萬元。加上此前的25萬元,南趙扶鎮政府已總計交付廊坊碧水源公司43萬元。

  “小坑的土壤污染不嚴重,西邊的大坑情況更加複雜,時常出現反複。”正如廊坊碧水源公司經理王衛華所說,由於公司對污染情況評估不足,加上水質出現反彈,治理工作一直未達標。

  2016年6月15日,南趙扶鎮政府向廊坊碧水源公司下發了關於滲坑治理整改意見的通知,明確表明廊坊碧水源公司已經完成了第一、二階段的治理要求,南趙扶鎮政府也按期撥付了治理款項。但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廊坊碧水源公司未能完成第三階段的治理要求。

  同年9月,南趙扶鎮政府起訴廊坊碧水源公司。11月14日,大城縣法院做出判決,解除南趙扶鎮政府與廊坊碧水源公司簽訂的合同,由廊坊碧水源公司賠償南趙扶鎮政府經濟損失19.5萬元,并承擔3795元的案件受理費和保全費。

  針對這次訴訟,王衛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治理後期公司發現水污染程度太大,治理成本過高,因此主動走法律途徑“退了出來”。

  王衛華對新京報記者說,當時針對大坑出了治理方案,大城縣環保局的專家也同意了,但財政撥款就那麼多,追加撥款需要重新招標,虧損之下,只能主動請求政府起訴公司,讓公司退出治理。

  大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城縣的GDP在廊坊市排名靠後,對於該縣城來說,把這些滲坑完全治理過來很難,錢不富裕。

  據記者查閱相關資料,2016年,大城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8.2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1.78億元。該數據在廊坊各區縣排名中墊底。此外,南趙扶鎮2016年財政總收入為1824.2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