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107篇論文被撤,是什麼造成醫學界大面積淪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5 16:33:15


 
  在副高級職稱的評定中,對論文要求再上一個台階。31.54%的醫生表示需要2篇核心期刊;23.08%的醫生表示需要3篇核心期刊,而18.41%的醫生表示必須發表SCI論文。

  高級職稱對論文的要求更加嚴苛。有24.33%的醫生表示,必須發表SCI論文,超過46%的醫生表示需要3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論文。

  論文,不但決定晉升之路,且與醫務人員的收入緊密相連,因為隨著職稱的上升,收入也隨之增長。“我是醫生,還是大學教授?”

  “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通過引入國際同行評價等形式改進人才評價考核方式;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這是2016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列出的。但“意見”歸“意見”,各市級縣級醫療機構在執行中難見效果。

  “我是一個一綫醫生,不是大學教授,評定我工作的標准應該是臨床判斷水平、手術實施水平、挽救危急病人的數量吧?但實際上,論文才是命脈。”廣州某大學附屬醫院的一位陳姓醫生向《財經》記者抱怨“身份尷尬”。

  在醫療領域,教學醫院和非教學醫院劃分非常模糊,對這兩類角色的醫生職稱評定要求也沒有明確區分。工作側重方向的含糊,加上職稱評定的論文“死標准”鞭打,非教學醫院的醫生也在這個死循環中奔跑。

  “這造成什麼?教學型醫生門診任務過多,非教學型醫生沒時間去滿足論文要求。論文造假、評審造假都由此產生了。”陳醫生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