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滋生網絡形式主義!警惕“僵屍APP”
http://www.CRNTT.com   2017-12-28 23:48:02


  “才整頓‘僵屍網站’,又來了APP、公衆號。”半月談記者最近采訪發現,近兩年政務類APP、微信公衆號興起,各地區、各部門競相推出自己的APP、公衆號,有的縣官方APP、公衆號就有好多個。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推進政務本是好事,可一哄而上,錢沒少花,效果不佳。有的地方還通過行政命令,層層分解任務強行推廣,好事反成負擔。基層幹部不堪其擾,群衆也多有詬病。

行政強推,基層多有不滿

  半月談記者最近前往江蘇一開發區采訪,恰逢兩名基層公務人員前來推廣上級部門的APP。開發區工作人員稱已下載其APP,但對方說不行,得掃他們提供的二維碼下載安裝,才算完成任務。無奈,該工作人員只能按要求重新下載。

  “有些部門推廣APP、公衆號的做法真的很過分。”這位工作人員向半月談記者抱怨,“一個市級部門的公衆號,要求我們完成的關注量與區域戶籍人口數基本等同。這怎麼可能?難道連繈褓中的嬰兒都得掛部手機?”

  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有部門甚至以方便群衆辦事為名強推APP。在群衆前來辦證時,基層幹部不得不要求辦事群衆先下載APP、注册并捆綁手機號、填寫個人信息。整個程序走完,再通過APP辦理相關事項。其實,群衆到這類部門一輩子也就辦一兩次證,如此強行推廣,引起群衆不滿。

  采訪中,一些社區幹部也向半月談記者倒苦水。“有些APP、公衆號推廣直接給社區壓任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社區主任說,最近上面壓下來兩個APP,一個明確要求完成160條的下載任務,一個要求完成300條的下載任務,完不成年底評優就要受影響。“這些APP不光要求下載,還要綁定支付寶,再將下載的手機號、驗證碼發回後台,以證實是否真實下載,程序繁瑣。”

  多位社區幹部說,因下載太多APP和公衆號,他們的手機內存常常不够用,經常是一邊卸載,一邊再安裝。不少APP和公衆號除下載任務之外,還有轉發、反饋任務。每天一上班,他們就得打開各類APP和公衆號,發朋友圈、點贊并截屏反饋。僅這類工作,就占據他們相當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