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絡時代的個人信息與隱私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8-01-08 16:31:22


  2018年的第二個工作日,支付寶推出的用戶個性化年度賬單在微信朋友圈引發了刷屏效應,這原本只是一場朋友圈“全民曬”,同時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很有創意和傳播度的商業營銷。但不料朋友圈刷著刷著畫風突變,再次上演反轉的狗血套路。1月3日下午,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岳屾山律師首先在微博發文,質疑支付寶年度賬單首頁有一個字特別小同時默認用戶“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有用這種不起眼的、誘導式的通過用戶授權協議方式收集用戶信息的嫌疑,引發公衆擔憂和爭議。

  這一反轉熱點迅速發酵,引起監管關注。《財新》報道稱,當日下午央行支付司亦要求支付寶對此糾正并致歉。3日深夜,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對此做出回應,稱這個做法“肯定是錯了”。其解釋,本來是希望讓用戶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才可以展示其信用免押內容,“初衷沒錯但方式不對,愚蠢至極”。

  事實上,這并不是第一起類似被質疑案例,很多朋友圈跟風刷屏的熱點和營銷事件背後,常常都有誘導掃二維碼授權從而搜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嫌疑,但公衆似乎記吃不記打,每每掉進坑裡。公衆該如何避免類似問題出現?面對信息時代無處不在的網絡行為,企業使用個人信息的邊界在哪裡?隨著未來不確定風險加劇,個人信息的保護該如何完善?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時候,思考同時帶來的對個人生活的入侵與影響。

區別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

  支付寶、微博、微信上的痕跡,早已把每個人的互聯網肖像完全勾勒出來,這是互聯網生存下無法避免的。但很多人不清楚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的區別,尤其是對於在生活中不斷展示自己的各種信息和隱私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影響,并不一定清楚。

  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還是有很多區別的,現在的個人基本信息,像電話、地址、姓名等等,發生的大部分互聯網行為都會有相關痕跡,所以不能歸類於個人隱私,只能是一個個人公共信息,很多時候是個人主動公開或者讓渡的,不算隱私的洩露。而不久前曝光的360旗下水滴直播平台事件,就確實屬於侵犯公衆隱私,其將360智能攝像機布置在餐廳、健身館等公共場所,并進行直播,網友可以通過直播觀看、點評攝像頭下公衆的“一舉一動”,這很顯然是對其他用戶個人隱私的嚴重侵犯。所以,要了解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的區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以更好地保障個人生活不被侵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