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滴滴順風車命案不斷 共享經濟底層邏輯遭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8-08-28 19:38:19


趙姑娘發給朋友的微信,圖自錢江晚報
  頂著共享經濟光環一路攻城略地的滴滴,離初衷越來越遠。

  三個多月接連發生兩條人命案之後,作為滴滴共享經濟模式最後一塊門面的順風車業務,也已搖搖欲墜。

  而在之前,利用閑散社會資源的專車、快車市場早已被運營平台的“自營車輛+聘用司機”和帶車加盟的全職司機填滿。

  8月26日下午,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在對滴滴的約談中指出,兩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的重大經營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并立即要求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出於安全考慮,高德地圖8月26日已暫時下綫順風車業務。而嘀嗒出行尚未就該業務公開表態。

  在性命攸關的大事面前,被曝光的不僅僅是滴滴,還有共享經濟模式背後的隱患。特別是當共享模式遇上海量用戶,有限的管理半徑和手段之下,共享經濟底層邏輯設計是否能够撑得住強烈的風控監管需求?

一單抽成10%的變味公益

  互聯網的起高樓和樓塌了之間,有時沒留下幾口喘息時間。

  只用了100多天的時間,定位公益的順風車就已經跌下神壇,以兩條年輕姑娘的性命為代價。

  鋪天蓋地的輿論譴責之下,讓車主和乘客通過拼車來平攤費用的順風車,從公益面孔突然變成了一張窮凶極惡的嘴臉。

  一位滴滴順風車車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開始滴滴向車主承諾不收服務費,但後來悄悄將每筆訂單抽取5%的服務費,詢問之下被告知是用於平台信息運營成本及保險成本,之後5%的抽成很快又被偷偷提高到1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