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生活在樹上”,配不配滿分?
http://www.CRNTT.com   2020-08-05 17:45:37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認為這篇作文用詞晦澀,硬拗名人名言,不配拿滿分。據說閱卷時第一位閱卷老師也只給了39分,而後兩位閱卷老師都給了55分。最後,作文審查組的老師認真審閱後,才給了這片文章滿分。這也說明,在評閱老師那裡,對這篇文章的評價也是不一的。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一篇文章的評價向來言人人殊。這篇文章給人的直接觀感是行文晦澀難懂,引用的一些充滿哲學味的名人名言也未必貼切,文章呈現出來的最終效果就是故作高深,不接地氣。因此文章被刊發後引發較大爭議,一些人甚至高喊著要給文章“打零分”。

  不過客觀來講,這篇文章的立意與邏輯,做得并不差。比如“生活在樹上”的標題,富有詩意,又內切了命題者要求的“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誤”。難能可貴的是,文章始終圍繞這種“落差”去行文,緊扣了主題,而少有枝節,這避免了高考作文中常出現的主旨不集中的通病。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就說,“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并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拋開晦澀的表達與用語,文章也體現了一定的厚度。看得出來,很多句子,并非是死記硬背、機械搬運得來的。譬如,“我們在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塑造著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要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卻又不拘泥於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諸如此類的語句,不够流暢,但也體現了中學生中少有的思想性。一些人猜測這名考生沒讀過海德格爾、卡爾維諾是一種傲慢與偏見,對一篇文章背後的積累,我們要懷有敬意,至少不說沒有證據的話。

  當然,從成年人或成熟寫作者的角度來看,這篇確實很難稱得上佳作,滿分的評價可能也過高了。但我們也要看到,這只是一篇高中生應試作文,一名中學生不可能有長期且專業的寫作訓練;在高壓的考試環境下一個小時之內更不可能寫出什麼皇皇大作。作者能够在短時間內調動不小的知識量,且緊扣文章主題行文,應當承認這并不容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