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化解公攤面積紛擾,應讓分攤系數走在陽光下
http://www.CRNTT.com   2022-03-30 17:33:29


  “公攤面積看不見、摸不著,而百姓卻為它承擔了高額費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洪洋建議“取消商品房公攤面積”,話題一度衝上社交媒體熱搜第一。

  輿論場中,網友們對這一建議持兩種態度:支持者稱,公攤面積易藏貓膩,購房者“花大錢買小屋”;反對者稱,羊毛出在羊身上,計費面積小了,單價會相應提高。總之,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圍繞著公攤面積的恩恩怨怨,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居者有其屋,希望有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樸素的家庭觀。也正因為此,滿心歡喜買下的房子,結果到手卻是“不足稱”的,“平白無故”多掏了幾萬甚至幾十萬給公攤面積,任誰也想問個“憑什麼”?

  要知道“憑什麼”,首先要回歸到公攤面積的本質。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一起,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原建設部於1995年頒布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就明確指出,公用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樓梯間、變電室、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築面積。

  換言之,公攤面積是小區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對購房者而言,過低的公攤可能出現公共設施縮水,樓梯、過道、門廊狹窄陰暗的情況,損害整體居住品質;對開發商而言,在計容建築面積固定的前提下,過高的公攤將導致房子使用效率低,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因此,適度的公攤能够增加小區的整體居住舒適度,是購房者和開發商的最優解。

  那為何公攤面積如今備受爭議?究其根源,還在於分攤系數(即總公用建築面積占總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的不透明,購房者對自己公攤的錢花在哪裡稀裡糊塗。

  目前,我國對商品房分攤系數的數值并無統一規定,公攤的比例基本由開發商來控制,公攤面積實際有多少,購房者只能被動接受。近些年,隨著高層住宅不斷普及,不少小區的公攤系數也越來越高,在媒體公開報道中,甚至還出現了公攤面積高達46%的“奇葩”案例。而伴隨房屋整個生命周期的物業費、取暖費等,都是按公攤後的面積收取,公攤比例越大,業主需要支付的費用就越高。如此幾十年下來,是一筆不小的“糊塗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