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輿論參考(专题) ->> 新專題-文章 】 【打 印】 
學習困難門診不是“救命稻草”
http://www.CRNTT.com   2022-08-09 15:41:20


  近期,一些城市紛紛開設學習困難門診,給家長們解決了不少問題,讓有些孩子改善了學習困難的問題,甚至有讓“學渣”變成“學霸”的案例。就拿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來說,自2019年來,已接診和幫助了1500多名孩子,至今還是“一號難求”。雖然如此,但學習困難門診并不是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救命稻草”,指望能像治病一樣,藥到病除顯然是異想天開。

  大家總認為去醫院就是看病的,因此在醫院開設學習困難門診也讓大家覺得學習困難是一種病。但其實它是生理、心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有些孩子的確因為主觀原因,對學習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對於這些孩子,讓他們到正規的學習困難門診進行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和康複訓練,無可厚非。但有一些孩子,只要成績不理想,家長就懷疑孩子患有學習困難症,就想要帶孩子去學習困難門診,改變孩子不愛學習的現狀,這恐怕是家長病了。

  說到底,家長們對學習困難門診的“狂熱”之心,還是來源於家長對孩子分數的執念。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唯分數論,眼睛只盯著學習這一件事,在這樣的環境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或許也是一種“病態”,也讓自己進入到一種“草木皆兵”的狀態,只要孩子成績稍微有些不如意,可能就覺得是孩子哪裡不對。如此來看,或許不僅孩子需要學習困難門診,家長們也需要一個過度焦慮門診。

  其實孩子優秀與否,不止在於卷面上的成績,更在於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對生活技能的掌握,基礎教育在他們長大之後可能會被忘掉,但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到的人生態度和學會的生存技能,會伴隨他們一生,這些才是家長們更應該關注的,不是嗎?(來源:銀川新聞網 作者:吳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