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平方米房到手61平方米,31%的公攤面積,收房時卻變成了46%,這件離譜的事在網絡上吵得沸沸揚揚。
這位青島市民的遭遇,對於很多飽受公攤面積困擾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對購房者而言,買房是大手筆買賣,甚至是掏空“六個錢包”,背負長期貸款,每一平方米都要斤斤計較。
這個案例中,公攤比例懸殊,46%的公攤是否合理,近一米的外墻是否過大?公攤面積有大有小不難理解,購買公攤可以接受,但令廣大購房者不解的是,花費幾十萬甚至數百萬元購買的公攤是團“迷霧”。
公攤面積包含了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等客觀地帶,收費本身具有合理性。公攤面積并非可有可無,公共占用對應公共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為私人住房提供了便利。
但公攤面積的大與小,卻關系著錢包和住宅體驗。一般公攤面積是由有資質的房產測繪單位測量出的。得房率的大小與樓層高低、公共活動區域大小、住宅樓的類型都有關系。
商品房既然由購房者買單,就不能說大就大,說小就小。買賣雙方圍繞套內起居生活面積與社區公共服務面積,設有基本的合同約定,并嚴格履約執行交付。
公攤面積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設計施工,而不能成為“彈性空間”“灰色地帶”,漫天要價,說變就變,自然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每一個業主對共有和專有部分的房價支付是一樣的,但開發商支出的成本不同,要警惕有意做大公攤,降低開發成本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