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儒:去中國化加速 還會有更多挑釁言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7 08:54:34  


蔡逸儒:民進黨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切香腸的方式,來遂行其漸進式台獨的目標,兩岸關係其實真是欲好不易。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作者 蔡逸儒)上次,我們才勸大家對李登輝所說不搞台獨的言論不要當真,結果事情沒過兩天果然証實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台灣這些特殊材料做成的政客果然不能輕信,否則真是怎麼死都不知道。大陸國台辦在事發當時的反應只是,“我們注意到了台灣媒体的相關報導”而已,而北京的涉台學者也只淡淡的表示,要“聽其言、觀其行”。看來大家還真是所見相同。

  在台灣獨派的痛批之下,李登輝從2月4日開始主動邀約獨派團体說明立場,並透過廣播加以澄清,進行全面消毒,說是外界誤會了他的意思,他並沒有放棄台獨主張,他目前雖然相信兩岸互動不必畏縮,但還是一貫主張正名制憲,他只是批評朝野阻斷了制憲之路,民進黨未能堅持台灣主体意識等等。顯然,我們對他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他仍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台獨分子。

  就像筆者所說,從統戰的立場出發,我們不是不能理解,既要反獨促統就應該爭取一切的對象,只要是支持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一切力量,我們都應當加以爭取,既不要為淵趨魚,也不能食古不化;即使是從鬥爭的角度出發,我們也該利用明天的敵人打擊今天的敵人,或是把敵人區分主從、加以區別對待。但是,我們也要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要被外界一時的假像所迷惑。

  事發當時,筆者就說從藍軍的角度來看,大家一定要和綠營的支持者一個鼻恐出氣,階段性的策略合作,硬生生的再把李登輝趕回台獨陣營,揭穿他機會主義的特性,說明其從當年的共產黨到後來的國民黨,然後又打著藍旗反藍旗,把國民黨政權活活的摧毀,我們務必要讓他付出代價,絕對不能讓他左右逢源,吃乾抹淨,然後又來招搖撞騙,欺騙民眾。事情還是要有個是非對錯的標準。

  不過,筆者也同意另一種作法,也就是要把握機會、擴大戰果、趁勝追擊。雖然我們並不認同李登輝等人的機會主義態度和立場,誓言要揭露事情的真相,但既然從許文龍到張榮發到李登輝都先後表態,認為台獨即使不是死路一條,也是走不通的道路,大家就要在台灣社會廣為宣揚這種觀點,造成一股刻板印像,成功的將這種觀點形塑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這對解構台獨的主張會有助益。

  李登輝談話所引起的風波表面似乎暫時告一段落,但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值得各界進一步的思考。民進黨人及綠軍支持者心中對於時不我予的焦慮已經表露無遺,台灣最近加速推動去中國化以及全面性正名的作法,在在說明民進黨政府在未來幾個月來會有更多、更大的挑釁言行。筆者甚且可以預見,在2008年大選之前,可能有人會主張把國語(普通話)改稱為北京話,藉此來強化其和台語(閩南話)及兩岸之間的差異。

  反正,民進黨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切香腸的方式,來遂行其漸進式台獨的目標,兩岸關係其實真是欲好不易。藍軍直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建構出一個包含兩岸未來的新的主体論述,反而是拾人牙慧的跟著民進黨跑,大家現在看來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走著瞧了。  (作者 蔡逸儒,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亞太所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