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家泉:請看“正名”者人亦“正其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6 00:34:36  


李家泉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謂“正名”活動。其總的運作方向,是要把歷史遺留下來的,也是來之於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稱號改為“台灣共和國”稱號;與此同時,也想迫使“中國國民黨”改為“台灣國民黨”。一句話,凡帶“中”字頭的,都必須改成“台”字頭。然而,這必涉及到最敏感的“主權”問題。談何容易!

  於是正像人們所估計的那樣,太敏感的問題暫時不碰,就在一些次要的,不會傷筋動骨的,別人一時也無法幹預的一些稱號、名稱、標記等方面作文章,例如,在教科書上,在故宮名稱上,在中鋼、中船、中油、中郵等企業名稱上搞“正名”或曰“去中國化”。然而這又有什麼用處呢?不,也許很有用處。有的朋友就一針見血地說,民進黨政權搞的“正名”,要的是“過程”而並不一定是“結果”。它可以不斷的為“深綠”的朋友們鼓勁打氣,可以不斷地煽動族群仇恨和兩岸仇恨,從而撈取選票好處。這樣做,無風險,最安全。至於為“正名”而需要花費大量納稅人的血汗錢,那是無關緊要、也不是當局所關心的。大權在握,他人又豈奈我何!

  然而,出乎扁權政權意外的是,國際上竟也出現一種針對台灣的“正名”:

  事例一:陳水扁在訪問尼加拉瓜,過境美國時,竟被美國國務院列為“中國事項”,而沒有像過去那樣列為“台灣事項”;

  事例二:陳水扁參加尼加拉瓜新總統就戰典禮,在司儀介紹陳水扁時,也與過去不同,指他是來自“中國台灣”;

  事例三: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公布 “2007年旅遊及觀光競爭力報告”時,竟不理會台當局抗議,繼續使用“台灣,中國”(中國台灣)。

  這樣的“正名”,是一種不可改變的發展趨勢。國際上普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認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盡管台灣花大價錢“買外交”、“固外交”,但仍無法改變台灣屬於中國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國際范圍的大局,兩岸關系的大局,“大正名”管著“小正名”,盡管扁當局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一樣,變來變去,但卻脫不了如來佛的掌心。

  如今,大家都在講和平、和解、和諧,而唯獨台灣陳水扁政權出於一黨一己之私,天天在操弄族群鬥爭、政黨惡鬥、相互對抗,實在與國際、亞太、兩岸的大形勢、大格局、大趨勢太不協調了。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局”的。

  值得注意的是,正當中國大陸在北京召開“兩會”時,陳水扁又突然拋出“四要一有”,實即推翻他過去承諾的“四不一沒有”,欲通過“修憲、制憲”來為台灣搞“總正名”,這自然是很危險。的下一步究將如何?值得進一步觀察。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