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王金平把省籍問題說得這麼白,少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6 10:55:51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台灣知名媒體人趙少康今天在蘋果日報撰文說,聽說台北市長春路、健康路口的“沈記”上月底要結束營業,我趕快打電話訂位。上上星期五中午匆匆趕到時,已近一點。哇,滿坑滿谷、人聲鼎沸,連門口都擠滿了人,看來不少老顧客都得到消息,要趁最後時刻品嘗舊時味,生怕再也抓不到了。店裡瀰漫著離情依依的不捨。 

  省籍問題再被炒熱 

  老闆幫我們準備了豆瓣黃魚、宮保蝦仁、回鍋肉、酸辣湯,也顧不得什麼胖不胖了,我們四個人又加點了家常牛肉絲、乾煸四季豆、紅油抄手、擔擔麵、素椒炸醬麵,光吃還不過癮,還外帶10份擔擔麵、15份炸醬麵,因為店裡太忙,來不及再包抄手,只好情商帶了三罐紅油。這樣,至少整個月都可吃得很快樂。結帳時老闆居然不肯收錢,堅持說從沒請過我,這次非要請客不可,真是盛情可感。

  他說他要回四川成都了,兒子在台北南門市場邊羅斯福路的巷子裡開了家“四川麵王”,生意不錯;他以後可以兩邊跑,也可以給他兒子一些指導,大家以後還是會見面的。如果我有機會到成都,一定要找他,他會買一部車,載我去兜風。我真摯地祝福他一切順利,心裡卻忍不住想:馬英九又少了幾票。

  難怪綠營打死也不肯通過《通訊投票法》,三通也是能拖就拖,要你們愈不方便愈好。

  王金平這兩天拋出“少數人不宜統治多數人”的議題,也就是“外省人不應選“總統””的意思。當“總統”到底是“服務”還是“統治”?仁智互見;但王金平把省籍問題說得這麼白,倒是近年少見。民進黨人當然是這麼想,國民黨人這麼想的人也不在少數,李登輝不就是這樣?只是他們都很巧妙的替省籍分化穿上了不同的外衣,從“台灣優先”、“本土化”、“愛台灣”,到“去中”、“去蔣”,骨子裡搞的都是“本省”、“外省”那套。 
 
  馬須證明遠勝對手 

  馬英九很不服氣,說自己在台灣住了50年,怎麼不是台灣人?馬英九也不必生氣,美國的黑人在美國住了2百多年了,到現在出了一個“總統”沒有?鮑威爾連“副總統”都不敢選的原因,是怕被白人暗殺,歐巴馬則算是勇氣可嘉。

  馬英九嘴巴上當然要說省籍不是問題,但這卻是民進黨攻擊他的核心,馬英九不可不小心;馬英九如果會選敗,就會敗在這裡。如果選勝了,就表示台灣在省籍問題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如果他當選了,做了幾年都沒有“賣台”,省籍問題就會大大化解。

  地域問題在哪裡都有,台灣已經算不錯的了,平時這問題不算什麼,但一碰上選舉、碰上權力、碰上誰統治誰,就變得敏感。

  這樣說好了,如果兩個候選人條件差不多,選民大概會選他的同鄉;但如果兩人差得很多,省籍就不應該是主導因素。馬英九要證明的,就是他要比對手優秀很多、能幹很多、清廉很多、努力很多、親和很多、熱情很多,而他的對手要全力打擊他的,就是把他拉下來,只要拉到兩人差不多,省籍問題就會變成關鍵。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