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十七大前 各方探尋“中國式民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30 19:54:56  


  
  ●中國的“民主”道路

  按慣例,中共十七大將在10月份左右召開,普遍看法是執政黨將會在政治體制上繼續推動以民主為目標的改革。

  改革開放後,中國堅持按照自己的模式推進民主政治,一直以來,對西方模式心存警戒,執政黨要求“從思想上築起抵禦和平演變的鋼鐵長城”的標語一度遍佈鄉村。

  現在,黨的策略或許有了新內容,“過去主要偏重於防止自由化的滲透,現在則是要搞一個不同於西方的,可以贏得國民認可自己的民主道路。”劉熙瑞說。

  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為這種努力提供了基礎———如果經濟停滯,政府會受到公眾對政治制度的詬病,但現在,中國發展的速度比西方還快,這顯然給了執政黨信心。

  中國政治體制下實現的經濟奇跡已經讓一些發展中國家迷惑,劉熙瑞說,某東南亞國家代表團前來訪華,“這些官員們總會問,允許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等等,我們都在搞,搞得比你們還徹底,為什麼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沒你們快?”劉回答說,這是因為我們體制不同。

  如果中國能靠自己的道路實現經濟奇跡,那麼在政治體制上是否也可以與眾不同?

  早在3月16日上午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在包括記者在內的海內外記者面前,溫家寶總理說,要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結合中國實際,走“中國民主的道路”。

  最近的5月16日,中共中央黨刊《求是》發表了一篇名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文章,該文明確提出,“中國已經成功地開闢了一條民主政治的新路。”

  文章提出要科學對待西方民主,一不照搬,二要借鑒,“通過積極穩妥的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文章批判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是在所謂‘威權主義’體制下取得的,換言之是不民主的產物”的觀點,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事實”。

  而之前的5月10日,《人民日報》也曾以替讀者解惑的方式否定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聲明要堅持党的領導,絕不搞西方的“三權分立”和“多黨制”。不過該文措辭舒緩,重點在於澄清。
  
  ●逐漸清晰的信號

  《求是》雜誌還刊登了一篇訪《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首席專家吳樹青的文章,吳在文章中說,要“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丟老祖宗,又根據形勢和實踐的發展,敢於講老祖宗沒有講過的新話”。

  將西方的理論和中國的現實結合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做法,並且卓有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最近說,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後,將啟動新一輪大規模培訓以提高官員素質,其重點是“井岡山精神”。

  八十年前,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號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被認為是中共將西方理論和中國實際結合的典範。

  一些信號正逐漸清晰,2006年11月,十七大代表選舉的文件中首次特別規定,省區市要有適當數量的“雙新組織”(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員代表。其中私營企業主是“雙新組織”代表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今年初,同濟大學校長萬鋼,一位民主黨派人士擔任了科技部部長,這位新任務科技部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讓更多的黨外人士擔任中央政府的部長,是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我想,今後這樣的舉措還會越來越多。”

  一些評論者對中國民主模式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看到了執政黨的決心。今年5月4日青年節時,中國總理溫家寶到了中國人民大學,面對圍攏而來的數百名學生說,“要學會獨立思考,勇於創新,敢於超越前人”。

  巧合的是,溫在離開校園時,一位學生向他贈送了一幅名為《春天來了》的畫作,這讓人聯想起他3月份在總理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其時他說,“記者也許問,什麼叫快樂?我可以借用艾青詩人的一句話:‘請問開化的大地,請問解凍的河流’。”

  5月14日,他在同濟大學時對學生講的話更有寓意: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關於民主的“語錄”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制度,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這些年來,我們在國家領導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體制、決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基層民主制度、監督制約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胡錦濤(摘自2004年1月27日在法國國民議會的演講)
  
  “請你記住兩點,第一,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作保障,經濟體制改革就不可能最終取得成功。”——溫家寶(摘自2005年12月1日接受《費加羅報》訪談內容)

  在人類迄今發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種。也就是說,相對而言,民主是人類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是無條件的。實現民主需要具備相應的經濟、文化和政治條件,不顧條件而推行民主,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俞可平(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摘自《民主是個好東西》)
  
  民主制度有強烈的階級性,無論是代表工人階級還是資本家階級的政治,民主體現利益集團爭奪政權的強權政治,代表著建立在一定規則上的強權政治。——潘維(北京大學教授)(摘自《民主迷信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 (來源: 南方週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