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官員爭相開博 彰顯“電子民主”新氣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15:52:06  



  廖新波的博客如今已有接近54萬人次的訪問量,平均每篇文章都能引來超過20位網友的評論。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我國公民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公民參與政治的要求有了明顯增強。他們對政治和政府的關注,已不僅僅限于對有關政策的了解,更要求有表達自己意見、與執政者交流的機會。官員認識到這樣的發展趨勢,給民眾更多平等的機會,尤其是抒發自己見解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文明的進步。

  公眾希望看到的,不僅是官員的政績,更是官員的真誠

  不少人把官員博客比作新型的“市長熱線”,兩者或許在功能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博客作為新媒體上的一種交流形式,本身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

  網路是一種互動性最強、也最難掌控的媒體。可以說,“草根”和“民本”是這個網路時代的兩大精神原則。因此,政府的聲音、官員的聲音,在網路上總是稍顯微弱。“開博”可算是政府官員主動出擊,爭取佔領網路正面輿論陣地、樹立官員良好形象的一種有益嘗試。

  鄭永廷認為,我國政府官員與民眾的直接溝通聯繫還不是很緊密,除了報紙上、電視裏的工作新聞,民眾對黨政官員群體的了解不是很多,官員往往有種神秘感。特別是某些官員腐敗瀆職行為,對整個公務員群體形象造成很大傷害,負面影響突出。官員通過博客,有機會及時與民眾交流觀點、看法,在促進官民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上,有著明顯的作用。

  專家指出:網上輿論有著無可比擬的多變性和複雜性,而網路作為一種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一樣,需要達到一種平衡。在這個空間裏,如果只有“民聲”而沒有“官聲”,顯然是一種失衡的狀態。官員應該勇敢面對、主動引導,讓民眾了解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爭取民眾的支援或體諒。

  新浪網一位匿名網友曾給“醫生哥波子”留言:我昨天還反駁了廖廳長的某個觀點,但就事論事而已。在廖廳長的這個博客裏,我看不到虛偽的廢話、官僚話。

  一位網名為“老畫眉”的網友在自己的搜狐博客上評價廖新波:“波子的形象新潮而溫和,這點與我們看到的有些官員有所不同。”

  醫療衛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是矛盾叢生的領域,為一個主管醫療衛生的政府官員贏得不虛偽、易親近的印象,官員“開博”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實際上,公眾希望看到的,不僅是官員的政績,更是官員的真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