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神七氣閘艙奧妙多 細節設計充滿智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7 09:34:57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近日接受采訪時指出,“神舟七號飛船研制的大部分挑戰和特色,來自於氣閘艙研制。”據悉,神舟七號飛船和以往一樣,也是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為了完成航天員出艙活動,軌道艙經過改進,既保留了航天員的生活艙功能,又充當出艙活動需要的氣閘艙。 

  新華社消息,據介紹,氣閘的功能類似於長江三峽大壩的船閘,不同的是船閘用來調節水位高度,氣閘艙用來調節氣壓。航天員出艙前,氣閘艙能够快速洩出空氣,使艙內壓力接近真空狀態下的零氣壓;航天員返回後,氣閘艙又能快速恢複壓力至1個標准大氣壓。氣閘艙內還必須配置其它支持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的設備設施。 

  盡管是在“神六”軌道艙基礎上進行修改,但“牽一髮而動全身”,“神七”的軌道艙(氣閘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全新的航天器。 

  從外形上看,去掉了一對太陽帆板,頂部安裝了多個圓球形的氣瓶,還捆綁了一個伴飛小衛星。從內部結構上看,配備了複壓氣瓶、兩套艙外航天服、洩複壓控制設備和出艙保障控制台等艙載支持設備,同時還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熱、個人生活用品和個人衛生裝置等生活設施。 

  氣閘艙為此進行了全新設計,電路的排布、防熱的措施、火工品的設計、軟硬件系統的接口等都要重新開始。它在結構強度、振動、熱真空等極端環境試驗一個都不能少。 

  重達120公斤的艙外航天服極其精密,為了確保飛船發射過程中加速度和振動不會損壞航天服,氣閘艙內專門研制了航天服支架。為了解決振動響應問題,支架和航天服之間采取多點固定;為給航天員更多活動空間,支架可以根據需要折迭和展開;考慮到失重狀態用力困難,支架接口增加了輔助設備,使航天員能够輕鬆翻轉支架。 

  出艙艙門雖然只有20公斤重,卻有170多個零部件,單是一個門軸就反複研制3次。門軸的設計可方便航天員將門打開到任一位置停住。 

  氣閘艙有9個氧氣瓶,其中2套航天服各使用3個,另有3個是艙載氣瓶。正常情況下用不到這麼多氧氣瓶,數量多一點是為了應對異常。艙外頂端的伴飛小衛星緊挨著5個複壓氣瓶。為防止釋放小衛星時所產生的碎片可能會像子彈一樣打到氣瓶,科研人員還給氣瓶穿上防彈衣。另外,氣閘艙內的有綫和艙外無綫通信系統、出艙活動操作顯示界面、照明燈、攝像裝置等設備都充滿了設計師的智慧。


    相關專題: 神七升空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