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綠營媒體制衡台灣政局 有多大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00:40:19  


 
  邵立中:經營媒體要專業 不是拿到一個麥克風講話就是電台
   
  大家都談到媒體的專業問題,我個人雖然同樣對綠營經營媒體,有一定程度的樂觀性,我也相當同意東熹兄提到的專業性,因為媒體最重要的是受眾有多少,不是頻道有多少。那麼在過去1994年台灣電子媒體開放的衝撞的過程當中,廣播是第一波。

  1994年的時候,有非常多的地下電台興起,當時很多地下電台的收聽的狀況,絕對不輸於今天收聽率領先的頻道和媒體,當時有很高的收聽率,但是很多人都以為拿到一個麥克風就可以講話,就是電台,其實用這樣的想法來經營是錯的。所以媒體的經營必須要非常的專業,包括節目的品質,業務的營收這個部分,如果不能夠朝向專業化經營,那這樣的樂觀,就會變成虛幻。

  呂東熹:何謂專業經營

  我剛才所說的專業不是說媒體要做到四平八穩。我所謂的專業是說,你有沒有把它當成一個媒體來經營,當一個節目來經營,當一個頻道來經營。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自由時報,它的電子報最近才成立,最近半年才正式有專業去做它的電子報,這是它網路上的即時新聞,可是它做電子報是幾個工讀生,是大學還在讀書的學生來做電子報。

  我認為,如果沒有把電子報當作一個專業把它做得最好,怎麼會找還在學校念書的工讀生寫稿?不是說他們的能力不好,而是說你要經營這樣一個電子報,你要經營得很好,一定要專業,而不能像現在很多綠營媒體一樣在打遊擊戰。

  羅致政:綠營媒體未來還有發展空間

  如果說有人說藍綠失衡,但回想戒嚴時期更是如此。所以,我基本上還是認為蠻樂觀的,因為與二、三十年前只有地下電台、只有黨外雜誌比起來,現在整個的媒體世界,已經算不錯了,但我覺得未來還有更多發展的空間。

  至於媒體有沒有中立客觀的問題,坦白講,我覺得很難,我們自己在做節目下標題就是一個學問,就像每一個call-in 節目都加一個問號,實際上它就是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