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二軌對話為兩岸未來政治協商奠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4 13:50:07  


  中評社台北11月14日電/旺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說,由太平洋文化基金會所主辦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13、14日在台北舉行,兩岸與會專家都具相當的代表性及重量性,皆有學、政兩棲背景,專業不侷限於兩岸,而是遍及國安層次,一般以為這一次的研討會乃典型的兩岸二軌協商會議。 

  文章說,兩岸涉及政治議題主要包括“簽署和平協議”、“兩岸定位”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今年台灣獲邀參加世衛大會,固然標誌著兩岸在政治議題上邁出了第一步,但眾所周知,這一步純粹是北京為了對甫上台的馬政府表示善意,“試點”性質較大。 

  因為,談到兩岸政治議題,不僅是高度敏感性,複雜與困難度極高,稍一不慎隨時可能破局,兩岸政府也都理解到個中的道理,因此處理起來小心翼翼。 

  文章說,馬英九上台後,旋即進行兩岸關係的“補課”工作,由於兩岸特殊的關係,經貿緊密互動後,特別是在MOU、ECFA即將先後簽署之際,政治議題看來已難迴避。北京方面早已透過各種管道釋放出兩岸進行政治協商的條件已成熟,且急於想了解台北方面的態度如何。 

  日前台灣“國安”核心幕僚趙春山提出兩岸政治協商的“三個準備”,外界普遍解讀是台北根本不想談,因為這三項準備的後二項:“國內共識”與“國際社會接受”,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趙春山說釋出這樣的訊息,表示台北方面:“想談”。他所講的“準備”,是指兩岸第一軌協商所需要的準備,而扮演二軌角色的雙方智庫,就需針對這個“準備”相關議題進行研究。這兩天登場的研討會,實質上就是兩岸協商的第二軌道。國辦台發言人楊毅在回答記者詢及時,也未否認這樣的說法。 

  就台灣內部共識而言,兩岸要進行第一軌道的政治對話的確條件極不成熟,近日大陸重要涉台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撰文表示,要正確把握當前的兩岸關係,要擺脫急於求成的心理,要耐的住寂寞,要堅持先經後政,不要不適當地把難以解決的問題拿到條件不成熟的時機來解決,章先生的文章的確講到了關鍵之處。 

  然而,在長時間醞釀兩岸政治對話條件的同時,二軌方面的研究、對話卻是極其重要,也沒有條件不成熟的問題。同時,既然是二軌性質的交流,雙方應該不拘形式,不限議題,不被既有的政治框架與思維限制,廣泛地提出各項問題、各種方案,經過長時間的互動、磨合和相互理解,兩岸共同創造政治對話的良好條件,才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文章說,大陸方面這一次係由前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率領28位重量級學者與會,鄭必堅為大陸和平崛起理論的設計者,是江澤民、胡錦濤兩位領導人國家發展總路線的核心幕僚,現在大陸的內政外交政策的行動指導方針:對外謀求和平,對內謀求和諧,對台海局勢謀求和解的所謂“三和理論”,也是鄭必堅於2005年所提出的。這次大陸派出這樣的陣仗出席,背後所代表的含義,絕對不容小覷。我們期待兩岸重要學者與前政府官員能激盪出火花,能提出既創新又具建設性的意見,做好兩岸政治協商的準備工作。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