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30秒“中國製造”廣告幕後:主題一度更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3 11:49:09  


 
  不過,有網友對商務部選擇CNN作為播放平台持有異議。此前,CNN主持人卡弗蒂曾惡語辱華,其新聞頻道也曾攻擊中國玩具是“紅色毒娃娃”。對此,商務部一名工作人員解釋道,選擇CNN是因為它是美國最大的電視網,“影響力大”。據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曹景行估計,商務部為此的投入可能高達數千萬元。

  為“中國製造”正名

  雖然,中國商務部去年正式宣佈將開展一場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是年9月10日,商務部發佈新聞稿表示,中國政府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出電視及平面媒體廣告,強調“中國製造”良好的品質和安全性能,以此改變海外對“中國製造”的負面看法。不過鮮為人知的是,“中國製造公關計劃”的決策可追溯到兩年前。

  2007年4月,美聯社報道,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擴大到了海外,“美國港口拒絕接受的中國出口食品清單聽起來像廚師的噩夢:含農藥的豌豆角、吃過藥的鯰魚和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龍蝦”。緊接著,《今日美國報》披露:“美國官員們說,一種用來生產塑膠、有時用作肥料的富含氮的化學品可能是中國故意加到寵物糧原料中。美國各地都有貓和狗因吃這種寵物糧而生病或死亡。”……一時間,從中國食品不被信任開始,“中國製造”的問題突然聚集爆發,海外媒體集中向包括輪胎等在內的中國產品進行了情緒化的攻擊與指責。

  2007年10月23日,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牽頭組織了“中國製造”與國家形象公共關係研討會,來自政府部門、新聞媒體、高等院校以及專業機構的20多位專家學者在會上達成了共識:“中國製造”遭遇的信譽危機,固然有中國出口產品品質問題,但引起國際媒體廣泛的負面報道、公共關係層面上的信息傳播和溝通缺位、反應遲緩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中國政府和企業運用正確的公關傳播策略和有效的危機管理策略進行積極應對刻不容緩。

  至此,“中國製造”公關計劃輪廓初現,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中國製造業本身。美國《華爾街日報》當時評論認為,“中國對於產品安全性堪憂在美國引發的風暴非常敏感,它最近的反應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國更加關切中國產品在國際間的名譽。”

  品質過硬才是形象所依

  路透社記者觀看過“‘中國製造’,世界合作”的廣告後評價道,中國正努力說服心存懷疑的世界觀眾,在發生一系列安全醜聞後,中國已贏得改善產品安全標準的戰爭。

  總部設在香港的“Media”雜誌網站就該廣告發起了投票,有89%的網友表示喜歡這則廣告。南開大學副教授周志強認為,廣告之所以比較成功,與其敘事策略有關。“第一次不再宣稱‘中國是什麼國家’、‘中國人愛好什麼’,而是說‘世界需要中國什麼’。”在周志強眼中,這展示了中國全球文化戰略的重大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