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離電影生產強國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5 00:06:21  


 
  電影要滿足觀眾的欣賞需要,這無可厚非,但同時電影也要培養和引導觀眾的需求。不只為了休閑、消遣,觀眾也需要電影給他們一個令人感動的人物形象,一個令人激動不已的故事,一次打動人心的精神體驗,促進更高水平的文化消費。周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也要通過評獎、建立藝術院線、對藝術電影給予收購優惠等方式,適當鼓勵和扶持有文化品位和氣質的藝術電影。” 

  趙葆華認為,當前國產電影質量大體上好、中、差各占1/3。總體質量不佳主要是因為電影的第一生產力即電影劇本質量堪憂。他回憶,在電影體制改革前,國產電影制片廠均設有文學部,在編人員30多個,主要負責對電影劇本長達半年左右的把關、改編、審定等,反覆打磨之後方能投入拍攝。體制改革後,為吸引更多資金進入,電影業准入非常容易,拍攝電影的門檻幾乎為零,但同時也造成了劇本把關的缺失和劇本質量的下降。

  據了解,目前電影作品中七成都由民營公司投資,除了個別實力大的電影公司對劇本要求較為嚴格外,多數電影公司都缺乏對劇本的精雕細琢,甚至沒有專門的文學編輯把關。作者編劇在創作中又深入生活不夠,過多迎合出資人口味。“應通過實施電影精品工程,發揮對電影作品劇本寫作的指導作用,引導出品人、導演加強對影視劇本的重視和扶植,避免匆忙上馬行為,從而為整體電影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劇本基礎。”趙葆華建議說。

  針對這些國產電影的軟肋,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謝倫燦表示樂觀。他認為,中國電影產業總體還處在摸索的初級階段,質量不足情況的存在是我國電影產業處在初級階段的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市場的優勝劣汰,中國電影市場會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強大,不必急於求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