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離電影生產強國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5 00:06:21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德藝雙馨的電影人才

  《阿凡達》的出現讓全球觀眾體驗了一次3D技術和電腦特技的極致盛宴,也讓中國電影清楚地看到與國際電影高科技間的巨大差距。

  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銀幕到超大銀幕,每一次技術革命無不為電影業帶來歷史性的巨大變革。對於前景無限的3D狂潮,中國電影也應時而動,2009年出現了首部3D立體動畫長片《齊天大聖前傳》和首部3D真人歌舞片《樂火男孩》。國產片對3D技術的運用,體現了市場敏感度和商業適應性,然而由於技術差距,仍存在畫面粗糙、形象設計缺乏美感、技術運用火候欠佳等不足。

  趙葆華認為,藝術與技術是電影的雙翼,兩者共同前行,電影才能均衡發展。雖然3D等高新技術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但也給國產電影敲響警鐘:中國缺乏把軟件產業與電影產業整合的人才與技術能力,需要關注電影技術,培養我們自己的電影技術人才。

  電影是一門表演的藝術,再高的技術也只能是配角,真正的主角一定是演員。對中國電影來說,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的電影人才,為中國走向“電影強國”儲備更多的後備力量。

  “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和行為也反映在電影人才的培養上,相當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輕素質、重才能輕品格’的傾向。”趙葆華不無擔憂地提到,一些專業學校的教育也更注重教授學生更快地投入到電影拍攝中,而忽視學生文學、哲學等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而學生在渴望盡早成名等功利思想的影響下,很少注重自身藝德方面的修為,自然也很難創作出豐滿、感人的藝術形象,更無法對社會起到健康的藝術引領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