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畢加索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繪畫大師,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後隨父母遷居到巴塞羅那。父親是繪畫教師,“畢加索”是母親的姓。十五歲入美術學院學畫,經受比較嚴格的基礎訓練,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基本功。1900年至1903年是他的“藍色時期”,期間創作了許多用憂鬱、低沉的藍色調,表現貧困、孤寂、荒涼與悲愴的作品。用傳統的寫實技巧,樸素地再現社會底層人物,表現他們的痛苦與失意、淳樸與善良。
1900年初到巴黎,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移民混雜區,經常到馬戲場觀看演出,對雜技演員的生活發生了興趣。此時一位少女翩然走進他的生活,於是一改以往的憂鬱與低沉。繪畫對象由藍色時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婦女等轉向雜耍藝人及風華正茂的婦女,柔和的粉紅色調成為主要的顔色,畫中膨脹著幸福的溫存與情感歸屬的喜悅。1904年至1906年期間,被稱作“粉紅色時期”。
1907年畢加索受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的影響,完成了第一件立體主義作品《亞威農少女》,遭到各方的嘲諷與指責。他與勃拉克是立體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們受塞尚關於用幾何體處理自然的啟示,努力削減作品的描述性與表現性,力求組織起幾何體的畫面結構,創造一種結構美。1908年,當馬蒂斯在巴黎秋季沙龍的展覽上,看到他們風格新奇獨特的作品時,驚嘆“這不過是一些立方體”,“立體主義”的名稱便約定俗成了。立體主義創作又分作分解立體主義時期與綜合立體主義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