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拾中國詩書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00:08:56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調查顯示,2009年,全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三成受訪者對自己讀書狀況不滿意,更有六成多國民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舉辦閱讀活動,帶動自己讀書。

  既然不少民眾有讀書的訴求,為何國民閱讀整體情況並不樂觀呢?是國家和政府層面不重視嗎?顯然不是。中央和各級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書香中國,僅2008年,全國就有400多個城市舉辦過各類讀書活動。政府的努力,可見一斑。

  再進一步講,站在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角度來看,讀書固然需要政府宏觀的引導和督促,但讀書畢竟主要是個人化的行為,最終得靠每個人自覺自願地愛讀書、多讀書,而不可能靠政府一手“包辦”。

  不讀書或者少讀書,總有各種理由。最常見的是“沒時間”。張之洞就曾痛指此弊:“勸人讀書,多謂無暇,不思嬉游晝寢,為暇多矣!”是的,吃喝玩樂,迎來送往,時間總是有的,可一到讀書,時間就沒有了。另一個理由是“沒書讀”。古人讀書,“能購購之,不能借之,隨得隨看,久久自富”。非得等到藏書萬卷方始讀書,則終身無此日。

  還有人認為“沒好書讀”。遍尋中外典籍,諸多博學之人,還真沒有一個發此感慨。在出版業發達的今天,放言世間無好書可讀,堪稱曠古奇談,或許是缺乏眼光和見識,並以此掩蓋自己的懶惰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