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下滑 價格變化不明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09:51:35  


 
  深圳

  根據深圳市國土規劃委的統計數據,4月26-5月2日)深圳新房成交僅僅268套,環比下跌 36%,最低的5月2日,成交僅7套,和春節假期時候差不多。但量縮局面形成的同時,新房價格繼續上升,達到25846元/平方米,環比上升9%。記者了解到新政出台後,深圳南山某樓盤降幅達到四千,吸引了不少人前去看房,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情況。

  記者 馬曉韵:我現在是在深圳南山區的麗灣國際公寓,這個樓盤是前天開盤的,開盤的首日就售出了400多套,那麼現在可以看到我身後依然有很多人前來看房。那麼就在剛才由一批60多人組成的看房團乘坐大巴剛剛抵達現場。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已賣出七成左右。

  記者:現在已經售出多少?

  麗灣國際公寓 銷售人員:大概是五百多套。我也是比較忙。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消費者來這裡買房的主要是因為價格和戶型比較合適。

  銷售人員:購房者剛簽約過,一萬五千五,。

  據了解,該樓盤所在區域內的樓盤都賣到一萬八九左右。而該樓盤此次通過調整價格後,對於目前冷清的市場無疑起到了刺激的作用。對此,前來看房的投資客鄒建民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投資客 鄒建民:比周圍的樓盤低了三、四千塊錢,那麼突然猛地一下下來三四千還是能夠吸引一些人,這麼一來因為面積小,總價低,單價也比周圍額樓盤低,所以說吸引了一批客戶。

  記者隨後則致電兩家最近新開盤樓盤的銷售處了解情況,發現也出現了降價的情況。

  銷售人員:目前可以優惠八萬

  記者 馬曉韵:在第34屆深圳春季房地產交易會的現場,參展商為了吸引購房者更是使出了各種促銷手段。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每個項目都設置了專門的免費看房車,更有參展商打出了五一成交即優惠的政策。

  參展商:在五一期間成交的客戶可以額外享有九八折優惠,同時我們現場舉行了幸運大抽獎活動,送萬元家電大禮。針對大戶型的銷售,我們在160平以上的話就會送車位。

  面對花樣繁多的優惠,參加看樓團的人數不少,但真正出手買房的人卻不多。

  記者在廣州市國土房管局陽光家緣網上看到,今年五一期間,廣州市的一手商品住宅樓的簽約量大幅下跌,其中5月1日到3日共簽約273套,而去年同期是1277套,簽約量幾乎下降了七成五。

  廣州市中聯房地產中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何國輝

  何國輝告訴記者,房地產新政對樓市的影響非常大,首先是成交量的大幅下降,其次成交價格也有所回落,雖然沒有出現與成交量一樣的跳水行情,但是一些樓盤降幅明顯。數據顯示,5月1日到3日,廣州一手商品住宅簽約均價為9375元,比4月份的 11167元下降了16%。

  何國輝認為,樓市價格上漲的勢頭已經戛然而止,隨著成交量進入冰凍期,價格必然下降。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小的樓盤降價促銷的力度已經非常大。位於廣州市增槎路的尚境雅築就比周邊的房價低了5000元左右,最低價格只有每平方米8800元,這個價格比附近的一些二手房還便宜好多。

  尚境雅築銷售人員

  雖然這個樓盤優惠幅度非常大,但是由於目前的市場觀望情緒比較大,所以記者在這裡並沒有看到多少前來看房的客戶,記者了解到,這個樓盤一共推出了200多套房子,但是目前只銷售了70多套。

  記者還發現,一些大型房地產公司也開始加大優惠措施來吸引購房者,在廣州金沙洲的一個樓盤,五一期間推出了70多套房源,由於價格比周邊的樓盤低2000元左右,而且開盤當天有優惠,所以一開盤就銷售一空。

  某地產商項目營銷部經理 呂青

  儘管房產新政的政策效應完全在市場層面顯現出來還尚需時日,但不少人認為,樓市的拐點已經到來。我也注意到,一些媒體這幾天都紛紛展開調查,討論房價究竟會降多少?甚至有人預測,房價會在政策壓力下,下跌五成以上。這樣的市場預期說明了什麼?房價真的會成為一個被射穿的氣球,直落而下嗎?

  對於樓市拐點專家針對相關數據調查進行分析

  電話會議現場:上海那邊情況怎麼樣,日成交首次跌破80套。從來沒有過的,北京的情況,新房成交也是跌得一塌糊塗,每天一兩百套,深圳的實際情況比媒體報道的還嚴重。

  中國指數研究院對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武漢、成都十個城市的樓市情況進行了重點分析,發現新政對於樓市影響明顯。

  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 莫天全:新政出來以後,第一周的成交量情況,跟新政出台前一周的成交量情況相比,就是我們說的環比比,它的數字,10個城市的成交量都是下滑的。29:40其中北京下滑了38.11%,下滑最多的是杭州下滑了72.55%,另外就說重慶和深圳都下滑超過了60%,第二星期跟新政以後,出台以後的第一個星期相比,10個城市當中9個城市又是繼續下滑的,所以兩個星期持續性的下滑,所以這個衝擊就說是,我覺得這個新政的效果應該體現得還是會非常直接的。

  儘管成交量出現了明顯萎縮,不過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結果顯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化還不是非常明顯。

  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 莫天全:新政出台兩周和新政出台以前兩周相比,北京呢,是成交價格緩比是下降了16.75%,然後上海是上漲了3.08%,深圳是增長了27.48%,增長最多,廣州是下滑了2.16%,然後杭州是下滑了1.49%,差不多一半、一半,一半是在下滑,一半是在增長,所以看出來,沒有一邊倒的上漲,也沒有一邊倒下滑的趨勢,我們覺得也很正常,因為一般來說,受衝擊最大的,最直接的首先是成交量,然後其次才是價格,價格有一定的滯後性。

  不過在莫天全看來,新政是否真的能夠使瘋狂的樓市回歸理性,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 莫天全:更長的時間觀察,更多的數字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如果搞研究的話。所以我自己覺得呢,中央政府這個政策的持續性非常、非常的重要,就說大家看了這個市場的變化,別過了兩個月、三個月好象又是另外一種現象的話,就是對我們政策可信度就會大打折扣,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同樣認為,剛剛出台的房地產新政對樓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短期。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鐘偉:從近期,也就房地產新政之後來看的話,那麼這是一個強力的退燒針,它會導致將來,接下來的2、3季度這兩個季度的房地產市場有明顯的調整。那麼如果從中期的角度,從2到5年的角度來看的話,政府會不會在土地、稅收、信貸政策方面對房地產再有一個大的調整,會有一些不確定性,如果從較長的周期,就說5 到8年的長度來看,房地產中國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

  在鐘偉看來,目前出台的金融信貸政策已經足夠嚴厲,幾乎沒有了進一步調整的空間,那麼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土地政策和稅收政策還有多大的空間呢?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鐘偉:土地政策很難有大的空間,因為18億畝耕地的紅線還是有必要的,那麼除了適當的提高容積率等等這些因素之外,沒有更好的土地供應政策可以保證商品房的供應量有明顯的增長,

  我個人建議的,在未來兩到五年,有可能具有條件開征的,而且對房價具有中長期抑製作用的,我把它稱之為資本利得稅,譬如說我們存銀行的儲蓄,不管一個戶頭上有多少錢,反正要收你20%的利息稅,你多存多交,少存少交,這是利息稅,也是資本利得稅的一種,那麼商品房如果我們根據在交易環節的買賣價差,譬如說購房者聲稱他買房的時候是50萬,而在出售房子的是100 萬,當中的交易價差是50萬,對於這個50萬的增值部分徵收20%的,等同於銀行儲蓄存款利息稅的這樣一個資本利得稅,那麼這個對於交易環節降低投資或者投機商品房的收益水平有明顯的作用,由於在交易環節徵收,所以也容易實施,這個可能是未來兩到五年,我個人傾向認為比較可行的現行的手段。

  鐘偉認為,要想根治高房價並使房地產市場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除了使用貨幣政策、土地和稅收政策來進行調控以往,更重要的是採取標本兼治的措施。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鐘偉:根本性的措施,我想有幾點是特別重要的,第一點就是發鈔的速度一定要控制,那麼通貨的穩定是及其重要的,經濟增長之外,再考慮到物價因素,這兩個因素綜合起來,基本就決定了貨幣政策的各個口徑的信貸增量的情況,那麼信貸增量應該跟物價和經濟增長掛起鈎來,不應該太快,也就貨幣政策應該中性,要保持幣值穩定,這樣子才能夠回答,富人為什麼要買房的問題。如果幣值有所不穩定的話,呢麼對房地產投資的需求,投機性的需求就會猛增,貨幣政策是長期的作用,如果你要解決房價的問題,貨幣政策一定要中性,一定要保持幣值的穩定;其次,第二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好中國的收入分配的問題,也就是在初次分配當中,關於資源,關於企業家,關於居民這幾塊的收入分配,或者關於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塊的收入分配要搞好,同時呢,就富裕群體和貧困群體之間的收入分配也要改善,那麼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甚至第三次就是社會公益分配當中,都要使得貧富分化不要那麼懸殊,不要讓富人可以買多套房,而窮人卻連一套房都買不起這種情況,房地產只是集中反映了中國貧富分化這樣一個趨勢,如果貧富分化這個問題本身得不到根治的話,那麼房地產,可能在部分財富相對集中的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房價上漲,豪宅的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就有可能比較嚴重

  在以往的報道中,我們多次強調,房價高低只是房地產市場的一個表征,這就像人發高燒了一樣,僅僅把體溫降下來,退燒了,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可能你體內的病毒沒有根除,病灶還是存在,一旦機會合適,病情一定會以更凶猛的勢頭卷土重來。所以,當我們在評估這輪房產新政的時候,儘管需要關注房價這個重要的指標,但不能把它當做唯一的指標。新政在打擊炒房,清除泡沫的同時,是不是能夠打破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扭轉一房獨大的增長方式?是不是能推動住房制度完成向社會保障角色的回歸?是不是能建立一個更公平更透明的分配機制,確保老百姓的居住權?這些問題恐怕更加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