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C形包圍圈非全衝中國來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4 11:29:43  


世界唯一現役五代戰機已經數次輪駐沖繩。圖為美國空軍F-22A飛過沖繩嘉手納美軍基地上空。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學習時報》發表黃迎旭的文章說,冷戰結束後,美國由戰略守勢轉入戰略攻勢,其最大成果,就是進入了歷史上不曾涉足的中亞地區。同時,美國積極拉攏印度和蒙古,插手南中國海爭端,加上早在1950年代就建立起來的第一、二島鏈封堵線,美國在中國周邊形成了一個“C形”戰略布勢,有人把它稱之為“C形包圍圈”或“弧形包圍圈”。

  美國在亞洲的“C形”戰略布勢,不能說全部是衝著中國來的,但的確包含著牽制、遏制中國的戰略企圖,甚至可以說主要是衝著中國來的。但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一廂情願的,美國借助這樣一種戰略布勢,能夠對中國構成怎樣的威脅,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牽制、遏制中國?中國是不是已經面臨著“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搞清這個問題,我們才能有恰如其分的應對之策。

  首先要認清美國在中國周邊的“C形”戰略布勢的性質。這就不能不回顧一下美國1950年代在中國周邊搞的“新月形包圍圈”。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將亞太政策的重心放在了遏阻“亞洲共產主義擴張”上面,逐步形成了從日本、南朝鮮、台灣到東南亞的“一條線”的戰略構想。從1951年到1955年,美國先後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中國的台灣等,簽訂了《美日安全條約》、《美菲條約》、《美、澳、新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等,構建起了主要針對中國的亞太軍事體系,即所謂“新月形包圍圈”。這個軍事體系是實實在在的,是美國在歐洲建立的共同防務體系的“摹本”。首先,它以“防止亞洲共產主義擴張”為共同政治基礎;其次,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簽約國家互相承擔著軍事援助的義務。美國如今的“C形”戰略布勢,性質大不相同。第一,中美關係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實現了正常化;第二,原來的亞太軍事體系(即“新月形包圍圈”)已處於半瓦解狀態,曾經是這個體系中的大部分國家已不再對中國採取敵視政策;第三,美國在印巴次大陸、西亞、中亞的新布勢,既不剛性,也不穩固,同這些地區國家沒有軍事同盟關係。因此,所謂的“C形包圍圈”不可與當年的“新月形包圍圈”同日而語。

  更重要的還在於,美國借助“C形包圍圈”對中國所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它在這個戰略布勢的各個方向所要對付的事情太多。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說得很清楚:美國稱霸全球的戰略重心,是控制歐亞大陸;而控制歐亞大陸的重心,一是西歐、一是東亞,一是中東,即“兩端加蜂腰”的全球戰略布勢。美國冷戰後在亞洲加緊構建的“C形”戰略布勢,是它稱霸全球戰略布勢的一部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