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極品三寸金蓮傳承秘聞:四代美人情迷綉花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3 00:05:14  


◎鴛鴦綉鞋
 
  “姥爺回家後看姥姥紅花桃色的,心想哎呦還是這麼一個美人坯子呢,覺得高興得不得了。姥姥說,‘我尋思你姥爺回來准得是綳著個臉,我都怕他。結果你姥爺進屋來不錯眼珠的看我,羞得我恨不得把頭上的帽子摘下來扣臉上,嚇得我心裡撲騰撲騰的跳’。

  “姥姥從小住在深宅大院裡,雖然身體孱弱,但自幼習女工。傭人們出去都說,‘俺們家姑娘手巧活做的好’,名聲傳的很快。過年親戚上門,都說姥姥這姑娘真是可惜了了。結果這回一下子好了,大家都特別高興。姥爺走了三年,姥姥心裡雖然難過,但並不盼望姥爺回來,因為覺得年齡相差太大,心裡並不樂意。這回姥爺從東北回來,就對姥姥特別好,姥爺是個善良人,慢慢地把她心裡給暖過來了。姥爺和姥姥一共生了6個孩子,仨兒仨女,我母親排行老大。”

  不管是病中還是身體好了以後,王冠琴說姥姥一直都沒停下手工的女工,直到七十歲仍然能不戴老花鏡綉花。“印象裡她拿著黑緞子的三寸金蓮,配著老綠和淺綠色的絲線綉花。那是真漂亮。”

  母親趙玉蘭

  ■綉的鯉魚托聚寶盆栩栩如生

  王冠琴的母親趙玉蘭(1907年—2002年)在家中排行老大,因為要給弟弟妹妹們做榜樣,姥姥在女工技藝上對她的要求更嚴。

  王冠琴說姥姥雖然女工精巧,但因為自幼多病,所以做活的速度很慢。“太姥姥一集做一雙鞋,姥姥要用兩集。可是她慢工出細活,做綉鞋精雕細刻,要求特別高。記得姥姥手裡從來不停活,因為她說自己慢,要笨鳥先飛,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跟太姥姥相比。但是她說我媽媽的手又快又巧,跟太姥姥有一比。”

  姥姥晚年遷居青島,王冠琴的母親從小在青島長大。對於母親的綉活,王冠琴印象最深的是一幅桌圍子。

  王冠琴6歲那年,家裡吃完年夜飯,孩子們要給父母親磕頭要裝壓歲錢紅包。當時她排行最小最後一個磕頭。“磕頭的時候我前邊是一個擺供的供桌,供桌周圍包著一個大紅色的桌圍子。我記得特別清楚,桌圍子上綉著兩條金色的大鯉魚托著一個聚寶盆,聚寶盆裡有金銀珠寶。兩條鯉魚的頭翹著接近盆,下邊還綉著水紋。我正給我媽磕頭,這麼一歪頭,哎,這兩條大鯉魚和聚寶盆一下子就把我的視線吸引過去了。那簡直是栩栩如生,給我的感覺鯉魚托著盆馬上就要跳起來了。綉的鯉魚紋樣很大,長著亮晶晶的魚鱗。當時我媽說了好幾遍‘接錢啊’,我才回過神來。我當時就想,哎呦,這可真好,我也要學綉這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