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極品三寸金蓮傳承秘聞:四代美人情迷綉花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3 00:05:14  


◎因王冠琴年事已高,綉花鞋納底的工序如今均由助手(左)完成
 
  年輕的時候,王冠琴腦中與綉品最深的記憶,是“文革”時期那次捶心之痛的焚燒家族綉品事件。“文革”來臨時,因為父親年輕時做過山東昌濰地區的縣長和當地中小學校長,家族中的眾多親戚解放前去了台灣、美國,王家受到了衝擊,父親不斷地被揪出去批鬥。她記得那時父親的脖子上掛著鐵絲吊著的牌子,在街道裡的毛主席像前彎腰低頭的請罪,看了讓人心裡不好受。好在父親人緣好,從來沒挨過打。60年代初的一個夏天,她和母親在馬路上途遇遊行隊伍,幾個被打得如同血葫蘆般的人被紅衛兵押在卡車上游街,母女倆看了大受刺激。第二天晚上王冠琴下班,母親就將她留在家裡說要處理些東西。到了深夜,母親從大木箱中翻出姥姥留下的百褶裙、緞子襖、綉花鞋等大量綉品,拿出鐵臉盆,點上火,將綉品一件一件地燒為灰燼。“”母親一邊燒一邊抹眼淚,嘴裡還喃喃地念叨著,‘我也是沒辦法呀……’姥姥留下的東西足足燒了兩個整夜加一個半夜,燒完後母親大哭一場病倒在床上十幾天。那是姥姥給孩子們的紀念品,母親覺得對不起其他的兄弟姐妹。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外邊的形勢特別嚴峻,家裡隨時面臨抄家的危險,要是不燒,這些東西被人家翻出來要說成封建迷信,不是罪加一等嗎?現在想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

  在那個嚴酷的政治年代,王冠琴徹底與綉花鞋絕了緣。

  年輕時候的王冠琴人長得漂亮還生了一副好嗓子,是紡織系統匯演中有名的骨幹分子,曾有幾次機會調入煤礦文工團和中國評劇院,後者還出了調令。但在母親和廠子的強烈反對下,她沒能轉行。

  王冠琴遺傳自家族的心靈手巧雖然沒能運用在女工上,卻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時時刻刻的展現。老人講起她和老伴當年的相親故事,也源於自己的手巧。王冠琴的老伴當年是中國第一個派到捷克學習雙簧管的演奏家,年過三十尚未成家,王冠琴26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老伴。第一次見面時在介紹人家裡,老伴的朋友們也來幫忙,大家看到這個姑娘如此年輕漂亮,都擔心她看不上30多歲的男方,勸老伴還是算了吧。見過面後王冠琴到樓下幫介紹人包餃子,餃子包完後剩下點面,她就事兒擀成片切成面條,嫻熟的刀工正好讓男方的一個朋友看到。回到樓上這個朋友跟大家一說,大家都覺得這個姑娘不僅人漂亮,持家過日子也一定是個好手,紛紛鼓勵老伴一定要努力追求這個姑娘。

  王冠琴說,雖然老伴年輕時人長得很英俊,但是單身的男同志不善打理自己見面時顯得有些邋遢,再加上年齡偏大,自己第一眼並沒看上他。可是經過後來的接觸,她覺得老伴是一個特別正直的人。“‘文革’後期,他們歌舞團陸陸續續給大家平反,已經當上管理幹部的老伴不論對方是幹部還是普通群眾,一個一個的從各個地方找材料給大家落實政策、平反,特別認真負責。”

  (文章來源: 青年周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