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術評論家:《砥柱銘》應為明清仿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9 00:13:03  


 
  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傅申35年前定為“存疑作品”的《砥柱銘》,如今又突然判為“書風轉換期作品”了!在其《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砥柱銘卷〉研究》一文中寫道:如果《有鄰館本》書寫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與《經伏波神祠詩卷》寫於同年,並列於《寒山子龐居士詩卷》及《贈張大同卷》等等的後面,其風格是格格不入的,是絕不符合風格發展的規律,因為它毫無山谷晚年凝重渾厚的用筆,故而疑惑其為真跡與否。

  傅申早年的疑問有二:“一是用筆,感覺有鄰館墨跡本的《砥柱銘》雖然全卷筆法和結字都與其他山谷各卷都有相通符合之處,而且一片神行,毫無一般作假或偽仿書跡的遲疑、膽怯或誇張的神態,但是用筆速度比其他行楷都要快,出鋒尤為爽利迅疾,多縱而少擒,絕無晚年代表性的戰顫波折,線質偏於扁薄。”傅申當初“多擒而少縱”、“出鋒爽利”的疑問與筆者“鋒芒外露”、“含蓄不足”的看法一致。“二是風格的早晚:從風格來看,《有鄰館本》是比較年輕而有俊氣灑脫的氣象,卻與《山谷題跋》卷六中同樣寫給楊明叔的《題魏鄭公砥柱銘後》本紀年為晚年(建中靖國元年)有不相合之處。”此處則明確指出了有鄰館《砥柱銘》與黃庭堅同一時所書的其他幾件真跡明顯不符。

  應該說,在筆者看來,台灣專家傅申35年前對《砥柱銘》的這些疑問既是很清醒的,也是很專業的。但不知何故現在就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對這些疑點統統視而不見了,並重新寫了篇上萬字的文章,將其定為真跡。考慮到拍品《砥柱銘》是經過台灣的畫商從日本轉賣到一位台灣藏家手中的,如今送到內地來拍賣,又請了一位台灣的專家執筆來寫鑒定推介文章這個背景,這種“大變臉”也就不再是什麼稀奇事了。

  《砥柱銘》的價格是傳奇性的,它的真偽論也詭異多變。我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廣泛深入的學術探究,才能離真相越來越近。否則,吸引我們的除了一個驚人的天價,就別無他物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