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漢唐信仰研究的新視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6 00:11:36  


 
  從地域關係看中古道教歷史 

  首先是早期道教史上的“東部傳統”和“西部傳統”問題。早在永嘉之亂前,江東地區就應該有“天師道”組織的存在。而其時其地的“天師道”,未必是從巴蜀漢中傳來的“西部傳統”五鬥米道,很可能是東部濱海地區舊有的太平信仰的傳統,即“東部傳統”,也是漢代本土信仰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果進而重點分析了晉宋時期所謂“奉道世家”的材料,推測高門士族的“天師道”信仰,應是來自戰國以降東部濱海地區的仙道傳統,而江東土著士族和晚渡傖荒士族的道教信仰,則應來自東部地區既有的基層民間信仰。中古經教道教就是“西部傳統”和“東部傳統”融匯形成的。 

  考察六朝道教時,最重要的地域視角則要轉換為南方傳統與北方傳統的關係,亦即南方經教道教的傳統是如何影響和改造北方道教的。《姚伯多碑》是著名的關中道教造像碑,屬於北朝道教的產物,但碑文卻反映出在5世紀末、6世紀初,關中道教已明顯受到南方道教經教的影響。成果通過對碑文所載姚伯多家族歷史的重新考察,提出姚氏家族並非以往學者認為的是後秦羌人姚氏,而很可能是從南方遷來北方的漢人。這對於解釋碑文中的南朝經教因素的來源,是一個新的思路。 

  道教與本土信仰、佛教關係的界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