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美戰略競爭呈頻繁探底特性 警惕誤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3 00:05:51  


 
  最近一個時期,由於中美實力對比發生的變化恰與國際體系變遷相結合,使得國人心態發生變化,自信心、自豪感明顯增強,看美國的視角和心態發生微妙變化。反觀美國,由於遭遇“9.11”恐怖襲擊和金融危機,國民心態也開始變化,變得自信心不足,敏感性、脆弱性上升。因此容易誇大中國國力、誇大中國戰略意圖,把中國人民正常的訴求簡單以“傲慢論”、“必勝論”加以概括。

  夏偉:回答美國如何看待中國的問題,也許將美國視為至少兩個美國會有所幫助。

  第一個美國是國會政治和公共看法主導的美國。他們的觀點很容易演變為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工作崗位的丟失、貿易失衡以及任何顯示美國政府在與外國政府特別是共產黨政府打交道時採取軟弱政策的行動都容易激發上述看法。

  還有第二個美國,即奧巴馬政府所代表的美國。他們對中國採取非常理性的方式,真正致力於發展中美友好關係。然而,因他們自身的政治原則和來自第一個美國的政治壓力,他們在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能力和意願上總受到限制。這種局面意味著,如果中國希望發展與美國的友好關係,就需要清楚地理解這種區別,從而不使美國政府在執行理性和建設性對華政策方面遇到困難。

  應當注意到,現在的問題不僅存在於兩個具有不同利益的主權國家之間,而且還存在於兩個不能忽視公眾看法的社會之間。這就需要兩國政府密切合作,避免使用極端的表達方式,注意不使一方的言論和行為刺激起另一方的負面反應,盡可能地開展互利合作。

  楊潔勉:中美相互看法具有多重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兩國首先視為互有需要的合作夥伴,如互為主要的經貿對象,應對共同面臨的安全挑戰,處理層出不窮的熱點問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等。現實需要又發展為戰略和長遠需要,即為兩國發展營造持久的和平與穩定的內外環境及其所需要的國際體系。同時,兩國社會和民間把對方作為借鑒或讚賞的對象,如美國民眾仰慕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人民也欣賞美國社會的創造力和包容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