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穿越7千年對話河姆渡:大禹導水之前的災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00:01:33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貝爾德姆則認為,澳大利亞居民的祖先是河姆渡人,那裡的文化也是從河姆渡飄流過去的。這些,都是以後寧波商人擅長航海,從事沿海埠際貿易和海外貿易的歷史淵源。

  洪水中,站起英雄民族

  特約作者張舒欽佩

  有一天,河姆渡人發現他們不得不面臨再次搬遷,主導者依然是海水。

  1.5萬年前,卷轉蟲海侵開始了,到了距今8000年前,海面更上升到-5米的位置上。

  這次海侵在7000年至6000年前到達最高峰。東海海域內伸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寧紹平原南部。今錢塘江北,古海岸沿嘉定、黃渡、蟠龍、鬆江、漕涇達杭州玉皇山一線。錢塘江以南,今會稽、四明諸山山麓衝積扇以北,也成為一片淺海。

  先民們或揚帆遠洋,或退守孤島。面對肆虐的洪水,其處境可想而知。而那穿梭在洪水中治水的隊伍,給慌亂的人群帶來多少慰藉和希望。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期。他一改其父鯀的築堤方法,以疏導為主,終於降服洪水,為民族留下無盡精神財富。

  但實際上,先民們是搬到了更高處躲避海水。

  地理史上,侏羅紀晚近期的新華夏式構造主要為斷裂構造,在地貌上呈明顯的隆起與沉降形跡。就在2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到第四紀冰川時期,地殼不等量上升,西南部上升量大,東北部小,從而形成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這和整個東亞大陸的“地傾東南”有所不同。

  在此過程中,錢塘江水系沿華夏式斷裂線發育,在縱橫斷裂影響下,構成了典型的羽狀水系。

  浙江自北向南形成了苕溪、錢塘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7大水系。根據水系,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物產和人情風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