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官方今首度曝光囤地炒地名單 揭開發商6伎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9 09:09:22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一度風傳的囤地炒地名單今日首度由官方正式揭曉。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國土部了解到,原定於7月公布的房地產用地中的閑置土地、囤地炒地、向別墅供地以及各地落實保障性住房供地情況也會悉數發布,開發商囤地炒地的各種伎倆也將隨之一同曝光,巧借名目囤地背後的動機也不攻自破。

  被推遲的曝光

  “馬上就開發布會,究竟情況怎麼樣,到時候就知道了。” 昨日下午,記者從國土部新聞處了解到,該部決定在今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房地產用地中的閑置土地、囤地炒地、向別墅供地以及各地落實保障性住房供地情況,這意味著外界普遍關注的開發商囤地名單是否真實存在?如若存在究竟有多大規模,將怎樣處理?各地保障房及普通商品房的供地指標到底有多少?這些疑惑可能會有答案。

  事實上,這份通報“遲到”了一個多月。此前,國土部辦公廳副主任孫家海在第20個全國“土地日”新聞通氣會上透露,計劃7月份曝光房地產用地中的閑置土地、囤地炒地和向別墅供地情況,並對外公布各地落實保障性住房供地情況。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上述曝光並未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被媒體提前揭露的“國土部有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閑置情況表”。根據這份情況表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全國閑置土地總計達1457宗,閑置面積達9772公頃,合同價款256億元,而且70%以上為住宅用地,涉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廣東、海南、江蘇、重慶、貴州等地成為閑置土地的典型區域,其閑置土地數量占全國近七成。不過,當記者就該名單求證國土部時,得到的答覆是該名單並非國土部流出,國土部將在一兩周內召開發布會,公布開發商囤地炒地的具體情況。

  巧借名目的囤地伎倆

  儘管國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將導致土地閑置的原因劃分為企業和政府兩大原因,並表示政府原因占了大頭,但隨著開發商們紛紛跳出來做所謂的“澄清”,其囤地的種種伎倆也隨之曝光。

  伎倆1

  挖坑待建坐等升值

  “在中央檢查團來到時打幾個洞,等檢查團走了再繼續曬地皮。”在開發商囤地的所有伎倆中,對於“挖坑待建、坐等升值”一招,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給出了非常形象的解釋。

  在過去的10年里,由於一線城市的樓市始終處於上升通道,房價的上漲也帶來了地價的升值,開發商甚至不用蓋房、賣房,只需手持土地資源,便可坐等升值帶來的巨額利潤。

  以本次曝光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在上海的地塊為例,根據2001年年報,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在長寧區的古北項目當時的工程進度是“計劃中”,且計劃是2004年6月完工。而在此後的兩年年報中,古北項目一直處於“計劃中”,竣工時間也一再推遲,從原定的2004年推遲至2005年,乃至2008年。

  不僅是古北項目,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旗下的其他項目也在年報中宣稱長時間“計劃中”,如2005年2月,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合夥購得的馬橋地塊,經歷了兩年多的“計劃中”階段,截至目前,馬橋項目仍未竣工,照此態勢,年報披露的竣工時間還將繼續順延。

  而根據國土部規定,土地閑置滿一年但不滿兩年,需按照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徵收土地閑置費;對土地閑置滿兩年、依法應無償收回的,將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而上述項目如此“緩慢”的工期,當事方竟未受到絲毫處罰,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挖坑待建”是其秘密武器。

  “好多項目都會在房子打完基礎後停工,在象徵性地賠償施工單位損失後,把地塊曬在一邊,這樣國土部門就不能說是囤地,但確實將工期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後了。”一位曾“親身”嘗試過這一囤地招數的開發商認為,“導致開發商可以通過‘挖坑’方式進行囤地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土部門的土地出讓合同存在巨大漏洞。一般土地出讓合同只規定了開工日期和竣工日期,但這期間究竟如何進展,均無從界定,而且囤地的監管基本上都在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再加上開發商用挖坑做掩護,這監管就成了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