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葉朗:老讓青少年閱讀垃圾 就不接受經典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0 00:03:17  


 
  中國青年報:現在互聯網上對草根的東西特別推崇。

  葉朗:網上的言論雖然鋪天蓋地,但也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廣大群眾的真正心願和追求。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曾經去吉林訪問二人轉的老藝人,那些老藝人就說,“你出來寫文章太好了,我們沒有說話的地方,你代我們說話了。”不要以為這些人沒有在網上發言就沒有意見,只是現在報紙、電視、網絡的話語權被壟斷了。還有電影院線,都被國內外的大片壟斷了。我們應該專門講一講,到底什麼才能真正代表大眾趣味?現在有些人借著說大眾趣味,又回到反文化的立場上去,我認為是不對的。媒體不應該給這些東西提供空間。

  中國青年報: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很多高學歷的人也喜歡“快男”、“超女”、“小沈陽”,感覺挺雅俗共賞的。為什麼高雅的東西不能雅俗共賞,成為社會主流?

  葉朗:我們並不反對通俗藝術,但我想:第一,不要用通俗、流行的藝術排斥高雅藝術和經典藝術。因為只有高雅藝術和經典藝術才能引導青少年追求更高、更深、更遠的東西,流行藝術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第二,我們要防止通俗藝術走向“三俗”。通俗在適應大眾審美愛好的同時,也要提升大眾的趣味。王朝聞有句名言,“適應是為了征服。”適應你的趣味,是為了提升你。

  “小沈陽”們是有他們的觀眾,但不能把藝術舞台變成他們的天下。有些格調、趣味很低的東西可以在歌廳演出,但不能出現在國家舞台上。國家舞台上演出的東西應該代表國家的最高水平。

  中國青年報:通俗藝術怎麼提升?

  葉朗:一些藝術家可以參與普及藝術的工作。宋詞,本來也是流行藝術,但柳永等文人藝術家參與進來,就把它提升了。

  大眾審美趣味需要提高。過去我們常說“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這話沒有錯。高雅的東西怎麼能慢慢讓更廣大的人民接受,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比如說昆曲。我們把白先勇的《牡丹亭》引進北大,演了好多場,很受大學生歡迎。他們發現原來中國傳統藝術如此的美,有學生還說“美得叫人心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