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世界遺產的中國疼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0:04:58  


 
  小林場的蛻變

  “很顯然,這裡具有不可否認的、鬱鬱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等自然的美。”這段動情的描述,說的是1992年,申遺前的武陵源。

  當年5月,世界遺產高級顧問桑塞爾和魯卡斯博士來到張家界武陵源進行實地考察。金鞭溪的峽穀風光和天子山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深深吸引了兩位客人,尤其令他們心動的是,遊客往來的同時,鳥兒還在樹枝上悠閑地歌唱。

  在遺產驗收的評估報告上,兩位專家給予武陵源風景區極高的評價。他們認為,武陵源具有完整的生態系統,珍奇的地質遺跡景觀和多姿多彩的氣候景觀,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

  同年12月,武陵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遺產證書上,寫有這樣一句話:列入此名錄說明此文化自然景區具有特別的和世界性的價值,因而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應對其加以保護。

  世界自然遺產這塊金字招牌,為武陵源每年帶來數百萬遊客。這個20多年前還地處偏遠湘西山區的林場,一時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勝地。

  呻吟的“孤島”

  然而,當張家界市民為紛至沓來的遊客和直線上升的旅遊收入欣喜萬分時,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那就是環境保護。

  一時間,天子山、袁家界大小不一的棚點越來越多,景區交通樞紐水繞繞四門則陷入四面楚歌——手中握有“首長批條”的單位大修療養所;農民急於建房辦餐館、旅社,一時間飯店如雨後春笋,多達400多家,生活垃圾四處堆積,污水橫流景區優美寧靜的環境以驚人的速度被蠶食……

  過度開發,極大地污染了自然環境,破壞了風景資源。到了1998年,充斥在武陵源景區內的建築面積已超過36萬平方米,違章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著名景點鑼鼓塌容納了一座“賓館城”,“世界最美的大峽穀”金鞭溪每天被迫接受1500噸污水。

  1998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在武陵源進行五年一度的遺產監測時,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意見,認為“武陵源的自然環境已經像個被圍困的孤島,局限於深耕細作的農業和迅速發展的旅遊業範圍內,其城市化對其自然界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