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美關係風雲多變曲折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9 00:10:13  


 
  美國為此作出了重大的軍事部署。加緊建設以關島為中心的美軍新武器基地和偵察及指揮中心。繼續留駐在日本沖繩的軍事基地,延長在韓國的軍事基地。加強同日本、韓國和一些東盟國家的軍事聯盟關係。美國試圖組成事實上的“東方北約”。在海峽兩岸關係緩和的情況下,美國繼續對台軍售也有此背景。

  四、美國對華“接觸加遏制”和“西化加分化”的既定政策並沒有改變

  冷戰結束後,中美共同抵制蘇聯擴張政策的戰略合作已經消失,美國把中國視作社會制度異類和最大新興國家而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其認識是根深蒂固和難以改變的,因而中美矛盾是戰略的結構性矛盾。加之,中美經濟實力對比發生變化,奧巴馬誓言“決不做世界老二”,表明中美矛盾與衝突將長期存在。

  美國在對華政策上,不斷提出一些新詞來加以規範。如“建設性合作夥伴”、“戰略競爭對手”、“利益攸關方”、“戰略再保證”、“同舟共濟”等,還提出“中國責任論”和G2、“中美國”等概念。“中國責任論”是想把中國套住,G2則是一個“戰略陷阱”。

  西方在涉及我國重大利益和核心利益問題上對我國的挑戰,美國是始作俑者。10多年來,西方國家在涉台、涉藏、涉疆等領土主權問題上向我挑事,觸動我核心利益,美國都是挑事者。西方以“人權”為借口向中國施壓,也源自美國。最近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正在監獄服刑的劉曉波,就是美國在背後導演的。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一方面直接向我軍事挑釁,另一方挑動我國周邊國家聯合起來,企圖使南海問題“國際化”。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試圖聯合歐盟向我施壓。在西方發達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和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問題上,主要障礙也在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