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管理通脹預期應對通脹挑戰之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6 17:27:43  


 
  穩定物價根本出路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新一輪物價上漲的原因相對複雜,甚至植根於當今全球市場經濟制度的深層次矛盾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之中,要針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具體矛盾和問題,與穩定物價的要求相聯繫進行調整和改革

  新一輪價格上漲原因植根於全球市場經濟制度的深層次矛盾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之中

  當前新一輪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農產品和生產資料供求不平衡是直接的原因之一。其次,我國近10年來執行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於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保持國內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也使我國貨幣供應量達到了一個新的數量級。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深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市場商品物價受到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加深。2009年以來,美國為了應對國內金融危機,先後實施兩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向貨幣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導致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提高了我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和企業生產成本。同時境外熱錢也通過規範和不規範的渠道大量進入我國市場,成為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由於新一輪物價上漲的原因相對複雜,甚至植根於當今全球市場經濟制度的深層次矛盾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之中,因此要長期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必須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政策手段和調控措施,根本出路還在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具體矛盾和問題,與穩定物價的要求相聯繫,我們必須特別重視如下方面的調整和改革。

  要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保證投資產生有效供給

  現在我國市場總體上看商品供應充足,供需矛盾只是結構性的,這是預計不會產生嚴重通貨膨脹的基本理由之一。但是,主要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沒有最終形成。在追求經濟數量型增長的情況下,投資規模難以控制。加上相當部分商品生產能力相對過剩,新增投資的方向往往比較模糊,因而降低了投資創造有效供給的效率。另一方面,由於同樣的原因,投向虛擬經濟的資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整個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而虛擬化增長的成分擴大。這對物價上漲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導資本投向短缺商品的生產領域,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生產與消費的宏觀平衡。而且,從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上,一定要改變過分追求經濟增長數量而忽視經濟發展質量的偏向。

  真正重視建立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體制機制,建立起居民收入與物價掛鈎的機制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比較容易實現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在100多年以前就批判過的資本主義的“為生產而生產”觀念。我們今天要讓最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就必須真正擴大居民消費,靠消費形成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在消費品價格上漲較快的情況下,要通過物價補貼等方式保障居民特別是低收入階層實際生活水平不要因為價格上漲而下降。同時,要建立起居民收入與物價掛鈎的機制。

  改進和完善商品市場調控,加強金融市場的管理與調控

  一是規範商品市場價格行為,打擊價格壟斷和行業壟斷,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二是加強商品流通體系的建設,加強市場建設,保障物暢其流,降低商品市場流通成本。三是加強市場價格預警系統的建設。四是完善政府放開、管理和調控市場物價的體制機制以及相關制度建設。

  要改善和加強金融市場的管理與調控。國有金融機構要把充分發揮調控職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明確金融市場調控目標。科學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加強流動性管理。完善貨幣政策,合理控制貨幣發行量,防止信貸膨脹。規範金融市場行為,防止過度投機。金融體系要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優質服務,為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努力掌握國際經濟運行規律,提高自主應對全球經濟局勢的能力

  要努力掌握國際經濟運行規律,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提高自主應對全球經濟局勢的能力。特別要密切關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愈演愈烈的貨幣戰爭。不僅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運作目標和手段的變化,而且要密切關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背景下經濟發展目標和手段的變化。防範國際資本轉嫁各種形式的經濟危機,防範國際資本對我國市場的衝擊,防範國際市場輸入型通貨膨脹的發生。同時,要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大宗商品定價中的話語權。
 
 “疏導”“截源”方為治本之法

  我國經濟中的貨幣供給一直都以一種線性的和加速度形態在增加,正是這種貨幣供給的增加和累積,造成了流動性的過分膨脹,治本之策是要“疏導”和“截源”

  今年以來,我國(僅探討中國大陸,下同)的物價水平幾乎逐月攀升,並於10月份達到了4.4%的新高。為了對付物價上漲,政府最近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事實上,我國的經濟正在遭遇到嚴重通貨膨脹的威脅,而對通貨膨脹的抑制,則成了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主要趨向。

  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有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而是對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進行探究以及研討採取何種對策以消解通脹壓力的問題。

  認為目前的通脹是輸入型的、結構性的看法相當偏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將目前出現通貨膨脹壓力的主要成因歸咎於國外和結構方面的因素,認為目前的通脹是一種輸入型的和結構性的通脹。但在我看來,這種認識是一種諉過式的、相當偏頗的看法。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中,當下並不存在什麼通貨膨脹問題,有的甚至還發生了通貨緊縮。在這種情況下,硬是將我國的通脹說成是輸入型的通貨膨脹,顯然解釋不通;將我們的許多非投資品(如綠豆、蒜頭之類)的價格飛漲,說成是湧入中國大陸的大量外國“游資”在作祟,也顯然是解釋不通的。

  毫無疑問,目前我國通脹壓力的形成,有一部分是來自結構方面的原因。但是,僅就目前我國大量存在著產能過剩的產業和部門以及城鄉居民儲蓄存款持續不斷增長這兩點來看,那種斷言目前的通貨膨脹是結構性通貨膨脹的說法,顯然是一種不足於令人信服的說法。

  通脹壓力是過量的貨幣供給造成的

  無數的經濟運行實例業已證明,通貨膨脹就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現象。我國目前所遭遇到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正是由於經濟中存在著過量的貨幣供給所造成的。

  近幾十年來(特別是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經濟中的貨幣供給一直都以一種線性的和加速度的形態在增加。正是這種貨幣供給的增加和累積,造成了流動性的過分膨脹。1990年至2009年,我國的廣義貨幣M2(簡單來說,就是流動中的現金和銀行存款)增長了39.6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36%。目前,廣義貨幣已經突破70萬億元,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而有多。在同一時期,美國的廣義貨幣僅增長2.564倍,年復合增長率僅為5.08%。即使美國近兩年實施了數量寬鬆的貨幣政策,其廣義貨幣總量迄今也還占不到美國GDP的60%。

  試想一下,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但其經濟活動規模只有美國的1/3,其經濟結構遠沒有美國那麼成熟、高端和富有彈性,其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遠沒有美國那麼高、那麼強,我國的整個體制也沒有美國那麼完善、具有那麼強的糾錯能力,但是,我國經濟中廣義貨幣的絕對量卻超過了美國,廣義貨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竟然高出美國的將近4倍。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設想不產生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