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艱苦鏖戰近7年 “宜萬鐵路”正式通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2 11:03:34  


宜萬鐵路——“橋隧博物館”。新華社
 
  溶岩、暗河、斷層破碎帶、煤係地層及瓦斯、高地應力……這些複雜的地質問題都是工程建設的“攔路虎”。最可怕的還是無數個富含高壓水、極易發生突水突泥的大型溶腔和暗河,這使隧道施工異常艱難,時刻都要提防突水突泥的威脅,稍有不慎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宜萬鐵路建設指揮部和20多家參建單位依靠科技進步,自主創新,要施工、管理方面實現了多項“首創”:在世界範圍首次進行隧道風險等級劃分,首次規範超前地質預測預報,首創複雜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防災報警系統專項設計,首創對不良地層進行注漿管理,首次使用高壓富水充填岩溶釋能降壓專利技術…… 

  馬鹿箐隧道頭頂一個60萬立方米的聚水溶腔,被稱為世界鐵路建設史上最大的涌水隧道,施工中共發生14次大型突水災害。鐵軍經過反復論證後,嘗試採取了“釋能降壓法”,通過實施爆破揭示,30餘萬方岩溶瞬間涌出,為溶洞有效減壓,保障了施工安全。

  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們評價:以宜萬鐵路為依託形成的深埋岩溶地區鐵路隧道修建配套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宜萬鐵路還開創了鐵路史上數項“之最”。鐵路全線共有隧道、橋梁400餘座,佔線路總長74%,為世界之最;鐵路總里程377公里,修建耗時7年,年均進度僅50多公里,是中國單公里修建時間最長的鐵路;鐵路總投資近226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約6000萬元,兩倍於青藏鐵路,是中國單公里造價最高的鐵路。

  過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難,宜萬半日還”。宜萬鐵路通車後,川渝鄂地區出行至武漢、南京、上海的時間將縮短到5至9小時。

  宜昌車務段客運副段長郭兵說,從目前開行的列車安排看,東西方向的過路車次數較多。每天有5趟車到成都,有3趟到重慶,有9趟車到萬州,有10趟車到利川,有13趟車到恩施。運輸能力空前大,客車密度空前大,今後坐火車進川出蜀將非常便捷。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肖旭明說,宜萬鐵路鋪通標誌著滬漢蓉快速大能力運輸通道的完善,對加快川渝鄂地區經濟增長,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