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邊安全形勢四大變化與中國對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6 00:50:02  


 
  在美國看來,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東亞新秩序是不能容許的,美國介入亞洲的目的是維持和增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力。有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東亞峰會的擴容,東盟10+8防長會議機制的建立,還是TPP進程的強勢推進,都潛藏著亞太地區國家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和對中國崛起方式的深度疑慮。
 
  變化二——朝鮮半島:“軟肋”面臨的威脅

  中國周邊安全的最大軟肋是東北亞,朝鮮半島形勢是風向標。2010年是近10年來朝鮮半島局勢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發生兩起嚴重的軍事安全事件,這在朝鮮停戰後57年來不曾有過。美國和日本趁機迅速介入,在朝鮮半島西部和東部海域進行規模空前的軍事演習,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雛形初現。這給中國帶來了安全威脅,使朝鮮半島出現了停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鮮半島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是中國安全的致命弱點。歷史上,1895年的甲午戰爭、1905年的日俄戰爭以及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等都在這個地區。新中國成立後,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以及60年代中國與蘇聯的珍寶島衝突都對中國安全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改變了中國的發展方向。

  2010年是近10年來朝鮮半島局勢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發生兩起嚴重的軍事安全事件,這在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57年來不曾有過。不僅世人關注的“六方會談”遲遲未能重啟,因韓國“天安”號沉沒等突發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聯動效應,更使朝鮮半島局勢急轉之下,進入新一輪動蕩期。

  “天安”號事件後,美國和韓國轉而推行對朝強硬路線,試圖以強大的武力來震懾朝鮮。而朝鮮對外政策也趨於強硬。延坪島炮擊事件後,美國與韓國在西海(即我黃海)舉行歷史上雙方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標誌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

  不過,朝鮮半島形勢雖然危急,但仍在可控範圍之內。臨近年底,朝鮮的政策出現了緩和跡象。朝鮮向國際社會宣布,朝鮮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以便於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

  在現階段乃至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在朝鮮和韓國、美國、日本陣營之間,由於缺乏基本的戰略互信,突發事件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地區性的危機,且危機還可能持續升級。在現階段,各方缺乏進行多邊安全對話的基礎和意願,更遑論建立一種各方認可的多邊安全合作的制度安排。總體上看,目前對抗和衝突的邏輯支配半島事態的發展。

  朝鮮半島事態發展為美國積極介入創造了機會,美韓、美日的聯合軍演意味著一個兼具攻防能力的美日韓小型多邊安全機制雛形隱現,這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新的威脅。由此可見,朝鮮半島的軍事對峙行為和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擠壓,已經使中國面臨嚴重的雙重挑戰。亞洲國家彼此間的窩裡鬥,是美國在此地坐收漁翁之利的最大“助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